□ 舟子
据报道,侯孝贤的武侠力作《刺客聂隐娘》内地公映后引发今年影院中的一大观影奇观:有人不喜欢,中途退场;有人看一遍犹未过瘾,还要买票看两三遍。8月27日周四,公映的第一天,我去看了。一是因为说过想看,二是因为主演舒淇在一宣传场合说:“一定要去看大屏幕啊!”担心人多,选了17:20的,这是离我最近影院的第一场放映。影院在一家商场的三楼,放学时分,电梯上,一老一小爷孙俩在我前面,小孩还背着书包。我以为他们跟我一样是来看电影的,有些感动:看来武侠还真是有吸引力!未料到了三楼,他们径直奔一家课外补习室而去。售票处没几个人,一个男子和他女友模样的人在选看什么。最后,男子说:看这个吧,据说这导演特别牛!进得影院来,人寥落。我心里很不踏实:不会是走错放映厅了吧,因为其他厅好像也在同时放其他的影片。忍不住问了隔了一个座位的观众,她说:是的,是放聂隐娘。中途,两三次有人退场。我不明白这些观众为何退场,虽然,这部电影也没有让我看得太明白——
电影开始,出品方出现在大屏幕上,其间有繁体字,我心踏实了一点。开始画面是黑白的,大队人马、兵车络绎不绝,像小时看过的连环画里的古代兵车的场景,又像看过的黑白老电影:多年以前拍摄的,现在放映起来,画质已经不太好了。画外音响起,是师父的交待,命聂隐娘去杀一官员,要“无使其知觉”,如刺一飞鸟般。是我喜欢的文言,言简意深,勉强能懂,但要完全懂,有点难,于是,我想拿手机来录,以便回放。不料,就在低头寻摸手机之际,彩色片名赫然出现了,而后全是画面质量很高的山水与人物了……
而后,录音也变得没有必要,片中人物言语很少,而且有时也会说大白话,虽然,直接关涉主题的大多以文言文。作为主演,舒淇的言语尤其少,她总是黑衣,她的沉默给人的感觉也如黑衣。其他几个女子的样子则很相像,加之都是那个时代的着装打扮,我愣是没有区分清楚她们谁是谁。那个戴面具的女子是谁?那个长成西域人模样、施魔法的老头与剧中的几大势力又是什么关系、磨镜少年的角色闯入……这些我都没有看明白。这让我有些不甘心,莫非那个关键的一低头,让我错失了看懂的玄机?于是,离场时,我问出口处的工作人员:“我没看全开头,可以再看一下下一场的开头吗?”工作人员用严肃到近乎恶狠狠的语气说:“不行,你得重新买票!”这样的回答没有令我失望,因为只是姑且一问,也只想补看一下那个错失了几秒的片名推出前夕——这一时刻往往浓缩着一部影片的精华。
这次再看,我是不会了,以后再看却有可能——当这一遍的印象褪去之后,权当一部新作来看。去看“聂隐娘”之前,我有意不“预习”,不看影评,主创人员的访谈也少看——公映之前,网上就有影评了——我更愿意看电影本身是怎么“说”的。看完之后,不大明白,当晚赶紧找了几篇影评来“补习”,发现我的一些疑难影评里早已有释疑解惑,有影评还明确说了“观影有门槛”,要看明白得先了解人物关系。尽管如此,我还是更喜欢“不明觉厉”地去看一部我想看的电影,越陌生越好: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也尊重自己的口味与兴趣,而不是听影评来“讲解”。不管看没看明白,这都是我的第一印象,是我与一部电影没有被“注解”过的纯真互动。弄明白情节只需有剧情简介就可以了,而让人全身心投入观影体验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看过一个幽默,标题好像是“报复”:有人去看一悬疑电影,未料得罪了一老妪,具体原因我忘记了。电影开始,这人正沉浸在即将展开的层层推理疑云中,不料,身边的老妪指着银幕上的一个角色低声说:“他就是凶手!”——一部电影“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魅力与美好就这样生生被毁掉了。
在一个信息汹涌、各式剧透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时代,我依然愿意做白纸般的简单观众,为了更加真实地检测出与一部电影天然的亲疏爱恨关系。说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关于电影《聂隐娘》,那些影评人是一遍就看懂的吗?还是看了几遍呢?如果是后者,我会感觉好一些。不然,会很困惑:观众与观众的距离怎么就这么大呢?在我的观感中,“聂隐娘”是一部戛然而止的电影。当“剑术已成,道心未坚”的聂隐娘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向其一直唯命是从的师父铿锵表达了“弟子不杀”的原因后,她牵马归田园,影片的风格一下轻松明媚起来,我以为她人生的一个新境界,也就是影片的又一关键时分即将来临,未料听旁边一“预言哥”说,电影就要演完了。我不信,低头一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却是真的要剧终了……
据《刺客聂隐娘》的编剧之一谢海盟透露,最终呈现的电影和剧本只剩下整个故事的三分之一。有着简约习惯的侯孝贤导演这么大刀阔斧地留白是为了呈现东方电影美学的美,也是为了让古往今来关于聂隐娘的艺术想象能够更加恣意地驰骋吗?该片开拍之前,侯导就说比较想拍的是《刺客聂隐娘》续集。莫非他对于聂隐娘也有着未尽之意?如果唐传奇里那篇区区一千多字的《聂隐娘》在侯导的电影中还有未来,那会是什么样的呢?依旧是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