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乔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两年前,听着这首《香巴拉并不遥远》的歌曲,黄丽萍踏上了漫漫援藏路。
与她一同进藏的,还有第七批1100多名援藏干部,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而同黄丽萍一样,几乎每个援藏干部的心中都怀有一个“香巴拉”的理想、一个“为西藏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的共同梦想。
据统计,自1994年对口援藏工作启动以来,共有7批近6000名援藏干部赴藏工作。在西藏的蓝天下,在高原的厚土上,在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可见援藏干部辛勤耕耘的身影。
本报记者在西藏采访期间,偶遇三位援藏女干部,她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高原情、援藏梦,而她们也正是上千名援藏女干部的缩影。
高原烙印
“西藏,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灵魂回故乡的地方。”曾有人这样说。
几乎所有援藏干部的援藏生涯,都是在剧烈的高原反应中开始的,援藏女干部们也不例外。
进藏后的第一个月,张霞每天都是在“头痛、呕吐”中度过,“头痛得想哭,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而到林芝的前半年,几乎每晚,东田都是依靠安眠药入睡的。
经过两年高原生活的锤炼,黄丽萍“人黑了、心肥了”,整个人比初到时瘦了整整10斤,更显纤细。据悉,在进藏一年后的例行体检中,半数以上的援藏干部都出现了心脏肥大等高原疾病。
因为宿舍没有暖气,北方来的张霞在进藏后的第一个冬天,虽然盖着两床被子,夜里还是常常被冻醒;而初到墨脱的黄丽萍,夜晚常常一个人坐在黑暗中 ,因为供电不足,那时的墨脱常常停电,没有路灯街上漆黑一片,甚至有时连手机信号也会中断……
比起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匮乏的物质,远离家人的孤独寂寞更深深地折磨着援藏女干部们。
“拨通电话,一声‘喂’后,就是哭声,孩子哭,我也哭……”忆起那些日子,黄丽萍的鼻子还是酸酸的。
而东田7岁的女儿在妈妈离家后不久,便开始不停干呕,经诊断为“神经性呕吐”,直到东田回家休假后,女儿所有的症状都自然消失了。心理医生只对东田说了一句话“孩子太小了,做妈妈的应该多陪陪她”。顿时,东田泪如雨下……
在寂寞孤独中忍耐,并在忍耐中坚守。援藏女干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高原的烙印”,但她们抱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援藏工作中。
生命历练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每一名援藏干部进藏时都要面对的考题。
“冒着泥石流、塌方、雪崩的危险,每天徒步近10个小时,我整整走了8天……”黄丽萍在日记中写道。到墨脱报到后不久,任职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农牧局副局长的她就开始下乡调研。
因为适值墨脱雨季泥石流塌方期,大部分的村不通公路,到尚未通公路、未通水电的帮辛、加热萨、甘登乡等三个乡实地调研时,黄丽萍只能徒步。 “那个苦和累,是没有亲身经历无法想象的。”但她咬牙坚持过来了。
不到4个月的时间,黄丽萍走遍了墨脱全县7乡1镇,获得了许多关于当地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并由此开创性地提出了墨脱县“百千万”农牧业产业扶持工程设想,即在3年内种植500亩石斛、养殖8000头犏牛、建设1万亩高山有机茶茶叶基地。
经历磨砺的不仅是黄丽萍。
从马背上摔下来、遭遇暴风雪车窗玻璃破碎受伤、被蚂蟥包围袭击……任职林芝旅游局副局长的东田在工作中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在西藏两年吃的苦超过了我人生前四十年的总和。”昌都实验小学副校长张霞一言以蔽之。
援藏无悔,援藏更要无愧。每个援藏女干部都是“有志而来”,也都在努力争取三年后“有为而返”。
日前,黄丽萍提出的“百千万”工程项目的效益已日益凸显:万亩高山有机茶叶种植项目已完成种植4000多亩,在建茶园2000多亩;在建制茶厂两个。去年启动的犏牛养殖项目也开始向市场提供肉牛,有效缓解墨脱干部群众吃肉难吃肉贵的困境;石斛项目也已建成两个种植基地……
援藏两年时间里,喜欢写作的东田在全国各大媒体上发表了60余篇宣传推介林芝的文章。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林芝旅游局搭建了信息平台,开启了线上、线下的宣传营销,并通过举办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节、西藏林芝桃花节等节庆日,林芝在国内乃至世界旅游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张霞校长,我爱你!”这一幕令张霞至今无法忘怀。就在去年年底,她在校门口值勤的一天清晨,一个藏族女学生扑进了她的怀里,那是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张校长最直接的表达。也正是因为对孩子们的不舍,在援藏期满后,张霞又申请了继续留藏一年半。 “援藏,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信念;既是一种奉献,但更是一种收获。” 张霞说。
公益之心
雪域高原,被援藏女干部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那么,西藏各族人民,对她们来说,就是自己“最亲的家人”。
捐资助学、慰问孤残儿童、对口援助贫困家庭……高原生活和工作已有诸多不易,但援藏女干部个个都心怀一颗停不下来的公益心。
在下乡调研中,东田发现,西藏不少偏远地区的孩子都是以从山上直接流下来的高山融水作为洗漱和饮用水,而临近冰点的水温直接造成了孩子们满手的冻疮。东田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暖泉计划”公益行动,与爱心人士一道积极筹措资金与物资为高原地区的孩子提供净水、热水设备,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冬天喝上热水。
仅今年上半年,黄丽萍就筹集了1000多件全新的羽绒服,全新的图书800多本,亲自送到了墨脱最偏远的乡镇村居和学校当中,她还从自己工资里拿出8000元为当地五保户购买生活必需品。
而张霞已记不清自己到底曾经拿出过多少钱资助或奖励优秀贫困学生,“反正是只要看到学校里有学生生活困难或者学习成绩优异,我都会自掏腰包。”
还有一年的时间,女干部们就要结束自己的援藏工作,回到内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她们说自己已经开始“倒计时”,但倒计时的不是返家的日子,而是还剩下多少时间为西藏服务:
黄丽萍正在筹备墨脱茶叶的商标注册,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墨脱的农牧产业能带动更多的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张霞正在建立完善一整套的学生行为规范,她想为学校留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学生习惯养成体系;而东田则正着手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林芝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林芝旅游形象和打造旅游著名品牌……
三年援藏,终生援藏。对于援藏女干部们来说,雪域情、民族爱将铭刻她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