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描
不去梅州,是个遗憾。
客家人主要标志之一,是他们的居所。福建永定土楼的名气很大,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梅州的围屋、围龙屋,与永定土楼一样,是客家人留在世上的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这些围屋、围龙屋给我突出的印象,是一个“围”字。
毫无疑问,这利于稳定,利于管理。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对外戒备森严的社会聚落,对内,一定却是极其开放的。在我的家乡陕西关中,那些以宗族为构架形成的村落,就有这样的特点,对外很保守,耕读传家是理想,出门为官做生意的人并不多,在他们看来,守住自家一片土地,老婆孩子热炕头,比在外强多了,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出门一步,外边的东南西北风在村口就被阻绝。但在内,村东谁家来了客人,村西各家马上知道;谁家媳妇茶饭好,谁家婆婆针线差,张三家的老鐝沉,李四家的风箱轻,村人尽知。家家户户之间,少能有相互隐瞒的事情。
但梅州与我的家乡又不同,不同在于这里的客家人不守成,敢出手,既想进来,又想出去,而且出去,似乎成为他们进来之后的最大愿望。
位于阴那山五指峰西麓的桥溪村,相对于早期那些围屋、围龙屋,桥溪村民居的变化已经很大了。在我看来,这种变化,是“收”与“放”、“守”与“取”的变化。早先的围屋、围龙屋,内敛,收束,重藏重纳,而眼前的继善楼,通放,豁达,开合有致。这种变化,应归于处世观念和文化姿态的变化。由收到放,由守到取,于此可以看出,愈往后,梅州人是愈开放,愈自信了。
客家人在海外很多,其中从梅州走出的客家人为数不少。梅州客家华侨过南洋,一般都要到松口坐船到汕头再换船到世界各地,松口是客家华侨在家乡的最后一站,许多客家人就是在这里住上最后一晚,天亮后便挥泪告别故土及亲人前往遥远的南洋谋生,所以它是海外客家侨胞的心灵家园,名气极大。据说早先侨胞给家写信,只写“中国松口”即可送到。
梅州人走出去另外一条路,便是读书进取。一首客家童谣,梅州妇孺口皆能诵: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韮菜,韮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嫲八尺长。短鲤拿来煑酒吃,长鲤卖来做学堂,教出学生个个好,朝朝早起向太阳。童谣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观念风尚。客家人经历了人生路上太多的悲苦坎坷,他们知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求知谋进。于是,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求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客家青少年不懈的追求。
在梅州,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叫做“石楣杆”的圆形或方形石柱,高约五六米,是用一段段条石雕凿而成,然后再把它们衔接竖立起来。这是客家人的旌表之物。古代,族中倘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围屋门前竖立石楣杆,以示荣耀和激励后人读书仕进。清代,除了进士,凡举人、贡生、监生、秀才等有功名的人,也可竖立石楣杆,只是底座以八角、六角、四角形相区别。
祖先艰难进来,后辈立志出去,一进一出,敢进敢出,成为梅州客家人最为独特的气质,最终也成全了梅州。梅州有一处院士广场,大理石铺成的台阶逐级通向广场中央,显得豪华气派。通道两边红色大理石建成专栏,分别刻印有23位梅州籍院士的生平简历和主要功绩,广场里分布着院士们的半身雕像;广场中央矗立着三根粗壮的石楣杆,直指云霄。石楣杆均为花岗岩石质,工艺精美,构思巧妙,分别雕刻有莲花、蛟龙、鲤鱼等图案,莲花象征客家人纯洁向上,蛟龙象征客家人自强不息,鲤鱼象征客家人才辈出,可谓构图优美,意象丰沛。
既有坚守又有进取,既懂收又能放,既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又灵活通变我行我素,让梅州人显得与众不同。看来梅州人又要完成一次转身,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收一收,求新求变了。
梅州人真是收放自如,梅州确是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