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8月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性别平等及妇女赋权成为第五目标 应该正视单身女性冷冻卵子所涉及的生育权问题 随迁子女就学的比例达到83.5% 江西建立法规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 八旬抗日老兵赵敏:想到北京看大阅兵 公安部推出系列举措强化互联网安全管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揭幕 赫尔辛基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 暑期学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该正视单身女性冷冻卵子所涉及的生育权问题

□ 作者 南储鑫

8月2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我国单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冻卵子生育》新闻。微博称,近日,国内一位女艺人称自己在美国冷冻了卵子,并称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而我国卫生部规定,单身女性不能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相关手术。有的医院允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但在使用冷冻卵子时必须提供三证:即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

该微博随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中国单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冻卵子生育”的话题备受关注,8月3日,网络名人韩寒转发央视新闻微博表示,“女性不能独立行使生育权利吗……生育必须要和找个男人结婚捆绑吗?连我这个直男癌都看不下去了。”此番言论助推网络关于单身女性冷冻卵子生育话题新一波热潮。

笔者查阅了相关报道后发现,国家卫计委并没有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的言论。据新华网7月26日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负责人在接受“新华视点”采访时表示,“冷冻卵子技术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目前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密切跟踪卵子冷冻技术进展,谨慎进行技术评估,以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负责人认为冷冻卵子技术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而根据《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卫科教发〔2003〕176号)规定,“医务人员必须严格贯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不得对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这就意味着单身女性不能冷冻卵子,更奢谈通过冷冻卵子的方式实现生育。

当然,将冷冻卵子技术认定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在网络上也存在争议。毕竟冷冻卵子本身并不同于生育,也不必然意味着生育,只有受精的卵子经过培养才可能实现生育的目的。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也没有冷冻卵子的明确规定。一如前述央视新闻的报道那样,实践中有的医院允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但在使用冷冻卵子时必须提供三证:即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

这就是说,如果冷冻卵子技术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那么单身女性被严格禁止冷冻卵子。但是基于对相关政策解读的差异,单身女性冷冻卵子的案例在实践中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受到诸多的限制,因此某单身女艺人去国外冷冻卵子并不奇怪。然而单身女性要想通过冷冻卵子的方式实现生育,在实践中则是行不通的。

相比较而言,男性冷冻精子的相关条件就不那么严格了。《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关“自精保存者基本条件”,除“合理的医疗要求”外,出于“生殖保险”目的,男性可以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

我国法律规定的生育权是以婚姻为基础和前提,有关单身女性生育权的热议和诉求,可以作为完善公共政策的建议。抛开单身人士生育权的讨论,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相关政策对单身女性保存卵子的条件更为严格,甚至被严格禁止,而男性保存精子的条件相对宽松。这种基于性别的差别对待,让女性面临着更多的限制,涉嫌对女性的歧视。如何让单身女性也能够在“医疗目的”之外,基于“生殖保险”的目的而保存自己的卵子,应该成为完善相关公用政策应有的考量。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冷冻卵子是技术进步为女性带来的福利,舆论不能以男性可生育年龄段为标准,进而将女性相对较短的可生育年龄视为一种“限制”或“缺陷”,似乎只有冷冻卵子才是女性“唯一的后悔药”。只有正视并尊重男性、女性生育的差异性,保障单身女性基于“生殖保险”目的而冷冻卵子以备将来生育,防止由此对女性的歧视,才能为生育权的相关热议和政策建议提供坚实的舆论基础和公平的制度考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