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8月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周刊 时尚 卢红霞   把东阳木雕推向全国 老物件,穿越时空而来 中国营养学会首次发布《婴儿喂养指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3.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红霞 把东阳木雕推向全国

□ 本报记者 邱兰

卢红霞

《百花争艳》

规格:4600x2000x800mm

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百花争艳》局部

“我这幅木雕作品《心》,用惊涛骇浪作人物底部设计,就是为了表达人的一生曲曲折折不容易,有时还要经历惊涛骇浪的考验,这就需要一颗平静的心。有心就有爱……”

这是曾获得“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的东阳木雕大师卢红霞,在2015年7月25日北京国粹苑举办的“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向北京的观众介绍她参展作品的一段解说。

从农家女到木雕大师

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卢红霞 ,这位痴爱木雕艺术如生命的普通农家女子,1961年,正出生在这样一个中国木雕之乡有着“北有故宫,南有肃庸”之盛誉的卢宅。

聪明好学活泼可爱的卢红霞,在家里5个兄妹中排行老大。15岁的她,原本可以顺利上高中,选择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成长道路。但作为长女,当面临着父亲因所谓投机倒把所欠外债的家庭经济压力,她毅然选择了牺牲和担当。勇敢地挑起了分担家庭责任的重担。毕竟是在木雕之乡成长起来的卢红霞,耳濡目染的熏陶,她开始偷偷地跟着木雕师傅的堂哥学习木雕。有了一点基本功底后,1976年,卢红霞进入卢二木雕厂工作,拜卢智先师傅为师。年少的卢红霞,虚心好学,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师傅,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基本上掌握了木雕的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阴雕、锯空雕等多种木雕雕刻技术。之后便抓紧开始学习木雕的图案设计,在图稿设计中,她把自己天赋的绘画特长,自然融合到木雕工艺品图稿的设计和创作之中。1984年,卢红霞到了三星木雕厂任技术厂长,1995年至1999年分别在南山木雕厂、伟光装饰有限公司任技术骨干,到2000年,卢红霞无论在木雕理论上还是在雕刻技术上,都积累沉淀了比较过硬的本领,那一年,卢红霞自己的工作室终于诞生了。从那时开始,她心里有了美丽的工艺蓝图。整整八年的付出奋斗,卢红霞终于从木雕工艺品做到了木雕家具产品,技术和设计都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 。2008年,已初战告捷的她,得到家人的支持,开始独立办厂开店。卢红霞成为东阳木雕行业内第一个开办工厂的女艺人。随着木雕事业的不断发展,她的木雕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2002年被评为国家工艺美术师,2013年被评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雕刻创作,卢红霞获得了扎实的木雕工艺理论知识和木雕专业技能水平。她特别善于雕刻人物头像以及花鸟山水,雕刻细腻,作品栩栩如生。1991年,卢红霞创作的《全堂佛像》,荣获东阳市首届工艺美术节一等奖,《佛像图》荣获东阳市首届工艺美术节二等奖,《乾隆游江南》荣获东阳市首届工艺美术节二等奖,《宝莲灯》荣获东阳市首届工艺美术节二等奖;1998年《极乐世界》荣获东阳市个体私营经济二十年发展成就暨精品展览会金奖;2001年《竹林七贤》荣获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百鸟朝凤》荣获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银奖;2008年为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北京奥运会)设计制作专业产品大叶紫檀金牌箱;《百鸟朝凤》荣获第三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及其他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银奖;2009年《和谐中华》荣获第四届木雕竹编及其他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金奖,《敦煌飞天》荣获第四届木雕竹编及其他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铜奖;2010年参与了江苏省徐州市宝莲寺的设计与制作;2011年参与设计制作了《运河风景图》,由杭州运河博物馆收藏,《全仙祝寿图》荣获第六届木雕竹编及其他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金奖;2012年《南国风情》荣获第七届木雕竹编及其他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金奖,浙江东阳工艺美术杭州大展金奖;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海峡两岸现场创作表演赛,作品《秋》获特别金奖;2013年《百花争艳》荣获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心》荣获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和第八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2015年《世代吉祥》荣获“雅典杯”金华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心》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观音系列》在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得“金”奖,《南国风情》在“雅典杯”金华市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银奖”。卢红霞的作品,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展出,全国各地也有很多名人收藏了她的作品。卢红霞的论文《继承和创新是成就东阳木雕今日辉煌的两大法宝》发表在《浙江工艺美术》杂志,论文《东阳木雕人才培养之我见》发表在《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卢红霞的木雕艺术生涯不断上升,硕果累累。

从被迫选择到离不开

“我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木雕艺术的……”。回首近40年投身木雕的人生经历,卢红霞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和木雕的缘分很奇妙,最初只是为了生活所迫选择了它。现在我却离不开它了。”

东阳木雕行业内专门从事木雕工作的女人很少。因为这项工作真的很艰苦。除了体力上的消耗外,手与刀之间的摩擦所造成的痛楚更是源源不断。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的耐力、枯燥、寂寞的坚守和毅力,是一般人很难坚持到底的。卢红霞告诉记者:“当时和我一起拜师学艺的几十人中,到现在,只有两人坚持在做”。所以在首届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表彰大会上,受表彰的众多优秀人才中,卢红霞成了鹤立鸡群的唯一女性 。回忆着自己学艺几十年的经历和故事,卢红霞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从一个作品的最初构思、设计,到一刀一刀的雕刻、制作,再到自己的产品与顾客见面,走向市场,无不倾注着卢红霞的心血和汗水。如果没有看到她手背上的道道刀痕和手心里的层层老茧,面对她,人们看到的卢红霞,更像是一名精明能干擅长经营的木雕老板娘。

学艺之初,虽然卢红霞什么都不懂,但自信的她,信心满满,毫无畏惧。“当年的我,好胜心很强。认为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像做人物脸部,开始我是没有资格做的。只有做了几年的老师傅才能修。我就在下面偷偷地学。等拿去验收的时候,师傅看我做得不错,并表扬我很有天赋。这让我信心大增。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上了木雕”。卢红霞的敏而好学,勤而善悟。使她在短短几年内熟练掌握了木雕的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阴雕、锯空雕等多种难度较大的木雕技术。又系统学习了木雕的图案设计,并将自己的绘画艺术自然地融合到木雕工艺品的设计创作之中。更广泛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肯定。“那几年,东阳木雕开始兴盛,许多私人办了木雕厂,当时东阳木雕一条街的老板都会请我去做人物的脸部,比如吴初伟大师的作品等不少人物的脸部,都是我做的。”赢得了行业内艺术大家的认可后,卢红霞对木雕艺术有了自己更多的感受。她深深体会到,木雕工作是一种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但是当一件经过自己亲手设计雕刻的作品完成后,那种内心的极度喜悦和想要再创作的强烈欲望,是自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成就感。这种经验的不断积累,愉悦的不断叠加,让卢红霞对木雕这门艺术达到了痴恋的地步。

如果说,当初进入木雕是生活所需所迫,而如今,木雕已成了卢红霞心中的菩提。当心手相印,灵魂契合时,艺术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艺术了。

从慈孝到大爱

艺之精,心之善,人之孝,是接触过卢红霞的人对她的共同评价。卢红霞在木雕创作的同时,一直兼顾起照顾家庭和不能自理婆婆的责任,而她这一坚持就是35年。现在婆婆已94岁了。而一个女艺人要在事业和家庭两个方面都要兼顾和平衡,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说起卢红霞的善良贤惠,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在卢红霞的事业逐步走入正轨之后,她创业不忘回报社会。2010年,开化县苏庄余村创建文化示范村,需要对村里原先闲置的老祠堂进行修缮,她无偿捐赠了价值十八万元的木雕产品。2013年,上卢小学、上卢初中因图书馆建设需要定制木雕工艺匾额,她为两校特制并捐赠了价值五万余元的匾额。多年来,卢红霞用自己的木雕艺术成果,为全国许多机构和单位献出了爱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正是卢红霞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卢红霞认为,生活的美好,绝不是物欲的满足,而是回归自然地灵魂释放,是人间慈爱的付出和贡献。

东阳有许多人都不理解卢红霞。家庭条件已经很好了,她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呢?看着卢红霞成长的卢宅老人说:“卢宅是古老的大村,卢红霞是最勤劳的人,最了不起的女人!爱劳动善勤奋的人,鬼神也敬佩呀!”卢红霞有着自己的信仰、有着自己热爱的木雕艺术。她告诉记者:“一个人能有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且又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器重,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木雕工艺是一种手工艺术,我希望把东阳木雕的传统手工艺术代代相传!我会亲自带徒弟继续传承。把中国木雕之乡的东阳木雕艺术推向全国,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