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代刚 发自北京 7月16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机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乐观,三成养老机构运营亏损,不足两成的养老机构有所盈利。这是我国发布的首部养老机构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课题组组长吴玉韶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迅速提高。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12亿,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对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在运营情况上来说,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乐观。对养老产业的投资,“收益期较长、利润相对较低”的特点明显。
以此次包括天津、哈尔滨、重庆、武汉、长沙等12座城市的调查数据为例,有32.5%的养老机构呈现亏损的状况,有48.1%的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为基本持平,也就是不赔不赚;仅仅有19.4%的养老机构有所盈利。在成本回收时间上来看,有超过四成的受访机构表示,养老机构投资的预期回收周期达到了10年以上。
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养老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养老机构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体系不完善;养老机构双轨运行,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全,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被挤占;养老机构自身建设滞后,服务水平较低;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形成。同时,机构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哑铃形”供给抑制有效需求,也就是市场上处于两端的豪华型养老机构和设施简陋的养老机构较多,真正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中档养老机构所占份额较低,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直接导致大量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