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7月1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 万象 她们顶起“天下第一村”的半边天 乡村新气象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们顶起“天下第一村”的半边天

□ 本报记者 莫兰 宋美娅

最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又一次成了新闻热点: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和“互联网+”思维向全国铺开之际,人们猛然发现,华西村又走在了前头。

早在几年前,华西村一方面启动了在海外的多点布局:在非洲开采高端石材、在日本种植有机大米、在中东等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及海洋运输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创办了华西村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网络公司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高新企业。一张全面拓展产业空间的“国际路线图”清晰显现。

而勾画这张路线图的无数双手中,女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旅游服务、金融投资、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以及会计等行业中,女性的比例高达90%以上。

梳理华西村半个多世纪的数次转型,每一个节点,都跃动着女性的身影;每一次大发展,都闪耀着女性的智慧;每一条战线,女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当中,有20世纪70年代名震全国的赵毛妹、朱咪英、赵荷芬等老一代“铁姑娘”队队员,也有吴凤英、包丽君、杨红玉、缪华等中青年力量。本报记者在华西村采访了一群杰出的女性,感受她们与村庄发展一脉相承的精彩人生。

“铁姑娘”干生产,个个是好手

当年的“铁姑娘”战斗队队长赵毛妹,历任村党委委员、副书记,华苑宾馆总经理、江阴市妇联副主任、江阴市政协常委、江苏省妇联执行委员等职。提起曾经的激情岁月,年过花甲的她与副队长赵荷芬仍然壮怀激烈。

1961年,华西大队(当时的华西村)成立时,全部家当只有1764元的集体资产,1.5万元的欠债,外加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面对贫穷,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制定出15年将华西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规划,开始平整土地、兴修水利。

“吴仁宝老书记说过:‘不发挥妇女半边天力量,华西的面貌就难改变。华西妇女要起领导带头作用。’”赵毛妹难掩兴奋地讲述道,“当时华西大队一共有9个队,1968年成立的‘铁姑娘’战斗队是其中之一。全村64位妇女劳力都编进了战斗队,跟男的一起干活。为了检验妇女作用有多大,大伙儿展开了劳动竞赛。比赛插秧,结果我们赢了,就连全是青壮年男劳力的青年组都比不过我们!”

那时,猪饲料送到加工厂全靠肩挑,每担重达200多斤。20岁的赵毛妹很瘦弱,体重只有102斤,但她又压了30多斤,硬是把230多斤的担子挑到了指定地点。这下赵毛妹出了名,再也无人敢小看妇女的能量。

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烈日烘烤,“铁姑娘”们却个个斗志昂扬。有了这种精神,妇女们比到哪里赢到哪里。

“花了32万个人工,挑了115万方土,15年的规划只用了7年就完成,华西村成为全国‘亩产超吨粮’的先进典型,整个面貌都改变了,从‘吹牛大队’‘做煞大队’变成了‘享福大队’。”事隔多年,这些数据赵毛妹和赵荷芬还记得真真的。

可以说,华西的新天地,正是广大妇女用“一副肩膀两只手,一条扁担两条腿”,跟男人一起打出来的。

娘子军搞经济,人人当闯将

粮食高产只解决了温饱问题,华西村真正走向富裕,在于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升级转型。1980年,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元村,从此驶上了发展的“高速快车道”。“当年的铁姑娘,如今怎么样?进工厂,进商场,加工贸,不放粮,华西铁姑娘,个个当闯将。”吴仁宝写的这首歌,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妇女骨干们的“去处”——她们都被用到了关键的岗位上,在村庄的转型中实现了自我转型。

那时候,由于上海要造洋浦大桥,上海钢铁二厂迁到了华西村,这是华西第一家线材厂。仅有小学文化的赵荷芬接受了厂长一职的任命,她领着职工们拼命干,厂子只花了11个多月就建成投产,她创造的“华西速度”震动了上海冶金局。局领导感慨万分:“如果叫我们国有企业搞,可能要花两年多时间才能建成投产。”

赵荷芬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30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上钢厂原来只有25万吨。后来我们又上了高速线,科技含量提高了。线材厂的年产值达到了10亿元,产品行销全国。”

有了管理经验,赵荷芬后来担任冷轧带钢厂、扁钢厂等企业的厂长,都相当得心应手。

华西村党委常委、华西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凤英是吴仁宝的女儿。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94年的一次大会上,吴仁宝突然宣布要她把带钢厂和焊管厂的担子挑起来,她当时目瞪口呆,因为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根本就不懂“这些个带钢焊管之类的东西”。她含泪表态一定干好,就跑到卫生间哭了起来。经过一番苦干,厂子由刚接手时亏损46万元扭转为年盈利260万元,而她“总算是蜕掉一层皮又‘活’了过来”。

之后,无论是服装厂厂长,还是接待站工作,吴凤英都干得风生水起。2005年,吴凤英等四五个人在无厂房、无资金的情况下创建了华西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十年来,物流公司年产值过亿元,为集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铁姐”赵毛妹,也扛起了两副重担:接待工作和华西村股票上市。在许多人尚不知证券为何物之时,她竟然忙起了企业上市,操着一口难懂的华西口音,哪里有“门道”,她就去哪里。经多方努力,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村级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有两个重要席位属于女性:包丽君任董事长,赵毛妹为监事长。

提到包丽君,那可是华西村有名的金融“女掌门”,被誉为“铿锵玫瑰”。她是“城里不蹲到农村,自学成才研究生”,从企业的主办会计,到集团公司助理、集团主办会计,再到上市公司董事长,包丽君创造了华西女性的一连串纪录。

2005年12月,华西金融投资总公司挂牌,包丽君任董事长。“成立第二年,公司即盈利2000多万元,同时为集团节约财务成本1000多万元。”如今运作资本都是亿元大手笔的她提起这些“辉煌”时显得很平静。

之后7年间,金融投资总公司先后进军担保、典当、财务公司、小型贷款、证券、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诸多领域,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就创造了逾10.1亿元的净利润,提前完成了集团制定的全年任务。

华西金融投资总公司旗下的华西村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同样由女性担任要职。在反映实时交易动态走势图的大屏幕前,记者见到了交易中心的副总经理胡琛,她也是华西村妇联主席。

“这个交易中心是2011年华西村建村50周年的转型十大项目之一,属于新兴行业,也是李克强总理最新提出的‘互联网+’产业。这两年我们的发展速度较快,去年交易量达1900亿元,盈利1800多万元。”胡琛笑着介绍说,“我大学学的是化工,2005年嫁到华西后一直在化纤厂上班,45岁才接触这个全新的领域。我们都是边干边学,真的很感谢华西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海归”“80后”女大学生村官、“市人大代表”,这是周丽的三张闪亮“名片”。2004年她从新西兰学成归来后,在华西旅行社、国际贸易公司、集团公司、旅游总公司、龙希国际大酒店、龙禾文化等企业历练,如今已是龙禾文化公司的总经理,同时还是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无锡市人大代表,也是陪伴吴仁宝老书记参加党的十七大并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接见的普通话翻译员。

“龙禾文化公司前年刚成立,去年就实现了200多万的利润。”周丽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

在华西,新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的女性在成长,她们真敢想、真敢干、真敢闯,成绩有目共睹。

男女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华西的妇女为什么能够在各个时期叱咤风云,成为各条战线的闯将?

“在华西,男女都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女性在职场上、业务上都不会输给男性。老书记说过,妇女能顶大半边天嘛!”周丽说。

吴凤英这样说:“华西的妇女很光荣,很骄傲,因为领导一直很重视妇女的工作,对妇女很信任。领导给了我们机会,我们也跟男同志一样,积极发挥华西精神,建功立业。”

华西村有一处著名景点——两座并列的拱桥。每每有访客路过,华西人都会骄傲地介绍说:“看,这就是我们的‘华西双桥’!它寓意着‘男女平等’。”小小的两座桥,折射出村党委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积极倡导,以及这一观念的深入人心。

目前,华西村妇联有1名主席、4名副主席。其中,有两人是村党委班子成员。这样强的力量在同级妇联中较为少见,足见村党委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华西村不仅被全国妇联、国家文化部评为“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还获得全国、江苏省、无锡市“巾帼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对妇女干部的培养、使用和服务上,村党委倾注了比男性干部更多的精力。“党委、村委、集团的三套班子成员中,妇女干部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缪华是村党委副书记、村党校常务副校长,她介绍,“党委班子中,有女副书记7人,女常委6人,女委员8人;村委班子中,有女性副主任2人,女委员1人;集团领导班子中,女性副总经理2人。尤其是会计行业,女性领导比例达到了90%。还有一大批女性担任着厂长、副厂长、车间主任等要职。”

为了让基层妇女真正能够参政、议事,在让女职工参加职工大会的基础上,村妇联专门召开了女职工轮训会,村妇联配合村党委,牵手村工会和团委等组织,对集团所有女员工分行业培训,分群体指导。对女干部,着力培养她们的管理能力;对于基层妇女,着力加强技能提高,组织她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倡导行行出状元,鼓励岗位成才,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

华西村团委副书记朱民新,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兼村妇联副主席陈丰,都是 “80后”大学生,如今已成长为新一代“生力军”。“因为行业岗位比较多,村里会根据每个人的专业安排最适合的岗位,所以很多人学成都回来了。”朱民新话音未落,陈丰补充道:“这里机会很多,你学历很高,能力很强,但是在外边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平台。而村里会给你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为什么不回来呢?”

“当初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要从国外回到一个村子里。其实华西的平台很大很高,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能给你更高的起点,更好的保障。”周丽表示。

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的概括则更是高屋建瓴:“我不把她们当成女同志来看待,而是全部一视同仁。在干事业上,不要分男女,要给予同样的机会,这才是真正重视女性,才是真正的观念理念上的平等。”

吴协恩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构想:“从去年起,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要成立一支娘子军,全部是女同志,让她们来跟男同志比一比。过去干事业要靠体力,现在要靠脑力,女同志心细,更有优势。”

至于“娘子军”成立的日程表,吴协恩谨慎地表示:“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条件,才能够实现。这些一把手女干部都在重要的岗位,把她们抽出来了,那些公司怎么办?”

在有“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2011年9月10日,一张中国妇女的灿烂笑脸定格在巨幅电子显示屏上。笑脸下那行英文别有深意:“Huaxi,New Village,New China(华西村,新农村,新中国)”。这就是华西村的妇女。她们,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她们,为一个时代代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