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为何一身戾气?本该亲密无间,何以拳脚相加?没有谁天生是恶人,那些未成年施暴者不可能一开始就贪恋暴力,他们的过错,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也与监护人的责任缺失有关。
■ 关颖
近来,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频频曝光:5月,江西景德镇市乐平市十里岗中学多名女生殴打一女生事件还在处理中,6月又有爆江西省永新县吉安永新初中一群初中女孩暴力殴打一女生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
我们也还记得去年末,浙江衢州江山二中初二的女生被同学五人强行带至教学楼连续掌掴;几日后,在广东清远市清源佛冈邓宅附近,一名初中女生更惨遭女同学扒衣毒打猛踹下体事件还未来得及消化,延安市吴起县又爆出高中校园多名高年级女生持刀威逼5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并致其中一名女生鼓膜穿孔、肾挫伤的恶性新闻……
面对这一起起恶性校园暴力事件,令很多善良的人毛骨悚然,我们也不禁要问:孩子们小小年纪怎么就下得了如此狠手?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们的暴力人格?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当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在最近官方和民间媒体有关针对校园暴力的评论中,都有对家庭教育的反思。《人民日报》近日刊发评论指出:“小小年纪,为何一身戾气?本该亲密无间,何以拳脚相加?没有谁天生是恶人,那些未成年施暴者不可能一开始就贪恋暴力,他们的过错,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也与监护人的责任缺失有关。”此前也曾提出“化解校园暴力,预防是捷径。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成为孩子遇到困难时最可靠的支点,也应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建立稳定的伙伴群体。”
除了针对孩子本身寻找根源、提出对策之外,在我看来,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家长暴力行为的副作用
大人打孩子,在许多家庭都发生过,人们习以为常。“不打不成材”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父母打孩子常常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孩子好”。许多父母也从孩子暂时的顺从中尝到了打骂的“甜头”,却不知道孩子受到皮肉之苦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除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容易产生撒谎、仇恨、结交不良伙伴、离家出走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之外,父母动辄打骂孩子,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孩子会因此变得脾气暴躁,当与人相处不尽如人意或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便形成暴力倾向明显的人格特征,乃至对他人施暴成为习惯。他们对成年人的暴力行为无可奈何,将同龄伙伴作为攻击和宣泄的对象便不足为怪。
大众传媒中暴力内容的传播对孩子影响至深
现在的孩子是与电子媒介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电视、互联网等各类传播媒介的包围之中,从中开阔了视野、得到娱乐、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许多“儿童不宜”的东西,其中暴力行为被成年人编导成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广为流传,并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有人曾统计过,在“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还有在动画片《熊出没》中,10分钟里竟然出现了21句脏话……尽管没有成年人承认自己在教唆孩子行凶施暴,可是这些内容对孩子们的不良影响胜过无数家长、老师的正面说教则是不容否认的现实。
在我曾经参与的对全国千余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中,当问及“你认为导致你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时,发现涉及大众传媒的为30.9%,未成年犯经常看“武打片”,高出普通中学生35.2个百分点,经常看“警匪片”的高出25.8个百分点。未成年犯犯罪前有“打架斗殴”行为的,看过这两类电视片的几乎是没看过的1倍。
如此说来,孩子的暴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年人制造的。当我们教育孩子纠正暴力心理、避免暴力行为的时候,首先应当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这一法律规定,应当也必须成为家长观念与行为的底线。在孩子的媒介使用上,家长的作用是了解孩子的媒介使用,与孩子共同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和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并过滤不良信息。当然,对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而言,增强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自律并自滤,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为广大家长提供社会支持,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孩子生存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温馨、和谐,当成年人以亲情、责任感呵护着孩子,孩子暴力行为才有望减少,保护未成年的孩子才不是一句空话。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