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旭
□ 姜玉坤 仲崇岭 胡卫卫
五月送惠风,人间尽芳菲。在“红色血脉”旅标下,陆军第四十集团军某摩步旅“红三连”官兵在追思一位英雄的纷飞泪雨中,荡涤着心扉和灵魂,感受强烈的思想冲击波。
英雄的名字叫邓培喜,在“红三连”从战士干到连长。在连年带领连队参加国防施工中积劳成疾,献出年仅36岁的宝贵生命。他在弥留之际提出唯一愿望:“我是‘红三连’的兵,‘红三连’就是我的家,死后把我葬在营房的后山上,别让我离开这个家……”
“生前不能回去,死后也要回去。”这个让英雄生死相依的“红三连”,诞生于秋收起义,是我军首批“支部建在连上”的连队。88年来,连队始终把“传承红军血脉、保持红军本色、当好红军传人”作为永恒追求,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过硬,被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军先进基层单位”“军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被军区授予“战斗堡垒坚强红三连”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
这是一个特殊而值得纪念的日子:1928年10月22日,在毛泽东同志带领下,“红三连”首批8名党员,紧紧握住拳头,面向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
86年后的同一天,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刘卓,站在党旗下高声宣读入党誓词,决心“铁心跟党走,铁拳捍党旗”,续写“红军传人”的时代风采。
2013年9月,刘卓来到“红三连”。连队走廊有红军传统介绍、橱窗有红军传人风采,领到的第一本书是连史,参加的第一次活动是听红军故事……面对这些,这个高学历战士不以为然:“都什么年代了,咋还学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刘卓的话让干部骨干心中无法平静。近年来的24名大学生士兵都是“90后”,对党和军队历史了解有限,对党和军队知识接触甚少,更对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缺少应有警惕。同时,他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传承红军血脉绝不是简单地讲几个故事、学几个英雄,而是要充分运用蕴含其中的革命军人坚定理想信念、过硬军事素养、大无畏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修养,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在刘卓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上,记下40多堂听课笔记,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每一堂课的内容后面都有学习体会,足足有4万多字,有思想观点,有问题剖析,还有改正措施。这全是他用自己的话语写下的,也是连队用党的创新理论点燃官兵理想之火的见证。
人进步了,入伍时的“远大理想”也水涨船高——连队每年9月9日一起过秋收起义纪念日、10月22日一起过第一批党员入党日、12月22日一起过“尖刀锐利”荣誉称号授称日,他成了干部的助手;官兵们如火如荼地高唱“红色血脉党的枪”的《红三连连歌》时,他是嘴巴张得最大的一个……一年过后,他成了训练骨干,评上优秀士兵,还当上副班长。前不久,以军政素质第一的好成绩,被预选为旅优秀士兵提干对象。
旅政委王洪刚说,“红三连”的一茬茬干部骨干把红色资源吃透了、嚼碎了,转化为信仰的营养,再反哺滋养战士,引导着代代官兵脚踏实地、紧跟时代、面向战场大步地走,走出了270枚军功章和180多枚金牌的拥有者,走出了共和国的390多名军官,走出360多名村级以上基层政权的工作者,也走出了2300多名信念坚定、素质过硬、敢于担当、品行端正的优秀公民,展示着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采。
在先辈的荣光中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这是一次特殊的交接仪式,庄严而隆重,严肃而认真。
在全连107名官兵的见证下,提拔到二营担任副营长的刘红喜,郑重地把连队的“红毛毯”“大事记”“尖刀锐利”锦旗交到第37任连长李元军手中。
交接的“三件宝”是连队的“红根子”。由党代表罗荣桓和连长曾士峨、副连长张宗逊3人组成的首任党支部,披着这个“红毛毯”召开第一会议——享誉全军的“被窝支委会”,成为连队建设发展的分水岭;厚厚的“大事记”,记下连队建立的卓著功勋和铿锵足迹;连队在260多次作战中赢得“百战百胜”美誉,“尖刀锐利”锦旗是在最惨烈的一场战斗中被授予的。
忆连史,唱连歌,交接“三件宝”,向“红色血脉”旅标宣誓,这样的主官交接仪式从未间断过,连队也始终保持着铁心向党、敢打硬仗、官兵一致、执纪如铁、堡垒坚强的鲜明特色。
就像当年血战湘江时连续打退敌人47次冲锋,牺牲仅剩22名官兵也没让敌人前进一步,连队在40余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当尖刀、打头阵、啃硬骨头,永不退缩,从不言败。
传统在传承中延续,本色在践行中永恒。“红三连”经受住了实兵演习、国防施工、抗洪抢险、河道清淤等急难险重任务考验,充分发挥大项任务的“磨刀石”“试金石”作用,40多次在重大活动中率先请战,演习训练当尖刀分队、抢险救灾上险难地段、施工任务敢啃硬骨头,参加上级比武130多次,夺得180多枚金牌,30余次出色完成打头阵、当先锋的军事行动任务,连续十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出后,他们发扬先辈务实、踏实、求实的作风,不为浮名所累,不搞单项冒尖,不图一时之快,用战斗力这个根本的唯一标准审视各项工作,果断取消争当迎检、卫生等11个与战斗力关系不大的窗口单位,砍掉争创歌咏、演讲、拔河等9项冲击中心工作的比赛第一计划,放弃担负春季植树、野外驻训点环境整治等13项试点任务,聚精会神抓战斗力建设。连队三大专业、11种武器装备、大小160个训练课目,无一偏训漏训,上等兵以上人人达到军事训练成绩评定优等,士官人人一专多能,干部人人达到懂性能、会操作、能组训、熟知战法运用;“八大员”全部由训练尖子担任,训练场上是“小老虎”,军事行动中是“刀尖子”。
如同东北虎执着于森林,“红三连”带领官兵用全部身心肩负起强军兴军的使命担当,不断续写新的时代辉煌。继2013年被集团军树为“基层建设标兵连”之后,去年该连荣膺军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
在观念刷新中让“名片”增色
一枚硬币有两面。对于“红三连”这个荣誉连队来说,历史长、锦旗多是光荣,但处理不好,也会成为包袱。
随着大学生踊跃参军,“红三连”近年迎来24名大学生士兵,其中8名是党员。2013年8月,党支部一班人感到,大学生进军营是新情况新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应该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进支部委员会。
这个想法一提出,也有同志不理解,认为有的排长和大部分班长都没进支委,让大学生士兵进支委有点不妥,也没听说其他单位这样做。
面对这些不同意见和看法,党支部在全体党员中反复统一思想,使大家认清当年毛主席把支部建在连上是顺应革命形势发展的伟大创举,今天把大学生党员选进支委,也是新形势下连队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能因为没有先例就不敢突破。
经过党员大会选举,入伍9个多月的大学生士兵郑宇航,凭借信仰坚定、军事过硬、善做群众工作等出色表现,进入了支部班子。紧随其后,旅里又有5个连队向“红三连”学习,吸收大学生党员为支部委员。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红三连”最富特色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干部有问题,战士敢批评;正副书记有问题,普通党员敢批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度出现了批不起来、批不深批不透的问题。2013年4月,指导员杨光上任后找战士听取建议,多数人“顾左右而言他”,连队门前的意见箱里也总是没意见。
“别看面对面时个个不愿吐真情,可在网上却人人喜欢发帖‘吐槽’。”骨干夏晓强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指导员因势利导,和连队干部骨干把键盘当棋盘,把网线当热线,用微博中的私信潜入网络听兵意、摸实情。
网上真刀真枪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培育出思想敏锐、善于说理、胸襟开阔的官兵。杨指导员又带着干部骨干顺风扬帆,运用“一事一议”“专题辨析会”等形式提高大家发现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上板报、进橱窗、上广播”等奖励激励办法,以及定期邀请“红三连”的老党员、老支委回连讲传统等措施,使连队这个推动建设发展的老传统又变得活力四射了。
2014年7月,“红三连”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自己批掏心见胆、别人讲真刀实枪、领导点一针见血,人人都脸红、冒汗、坐不住。以普通一兵身份参加会议的军区首长深有感触地说:“我特别赞赏你们这种敢于揭露问题、显露个人思想,实实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做法,有‘党味’,有‘辣味’,还有‘红军味’,不愧是毛主席建立的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