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2月2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 在参与社会治理进程中推动女性发展 艾芙瑞·辛格:重新定义绘画 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实践特色与持续关切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艾芙瑞·辛格:重新定义绘画

辛格的作品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现场。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艾芙瑞·辛格(Avery Singer,1987年生于纽约)是目前国际艺坛最具影响力的年轻艺术家之一,她不但是各类国际艺术展中的常客,还在世界上许多重要博物馆举办过个展。并且,其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创新高,以至于她的经销商在选择藏家时,已开始考虑对方是否有转手倒卖并从中牟取暴利的企图。

尽管辛格的绘画在展陈方式上依然按照架上绘画的形式展示,但却早已颠覆了传统绘画的创作方法,甚至重新定义了绘画的概念。她曾谈到:“我想做的工作是探索以前从未在绘画中见过的东西……即以某种方式创作属于你这一代的艺术品。”她这一代年轻人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的当然是对计算机程序的应用,因此,不同的开源计算机图形软件便成为其主要创作工具。当然,她找到这种最适合自己的创作形式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辛格是个艺二代,她的父母都是艺术家,尽管未能成为像她这样成功的艺术家,但却给予了她丰厚的艺术滋养和一颗崇尚自由的心。在成长过程中,辛格尝试过摄影、电影和绘画等多种媒介创作。在库珀联盟学院学习期间,她还曾涉足视频和表演,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木工、青铜铸造和焊接。与此同时,她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作品。

辛格使用SketchUp(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使用的免费3D建模软件)和Blender(跨平台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进行数字化构思,然后将这些程序中生成的图像投影到画布上,并用铅笔轻轻地对其进行描画,然后再利用胶带遮盖和丙烯酸喷枪开始复杂的蒙版和喷绘过程,最终创作出一幅通常看起来是三维的图画。她用几何立体化的人物和物体构造错综复杂的空间结构,作品的比例与错视效果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绘画空间。

2012年是辛格个人艺术道路的转折点,她创作出了《工作室访问》《表演艺术家》和《伟大的缪斯女神》等极具标识性的作品。这批作品通过重新激活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和漩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学,传达出她对于20世纪初期前卫艺术视觉语言的敬意,并以此建立起与艺术史的联系;而对冷峻的单一灰色调的运用,则又表现出其对艺术史的疏离态度。她的一位艺术家朋友被这批作品所打动,并将其推荐给了自己的经销商——柏林克劳帕-图斯卡尼·蔡德勒画廊的创始人之一阿马迪奥·克劳帕-图斯卡尼。于是,辛格于2013年柏林“画廊周末”(欧洲艺术界最受关注的活动之一)期间在这家画廊举办了名为 “艺术家们”的展览。结果,不但所有展品(五幅)全部售出,还收到了来自欧洲三大主要艺术机构的个展邀请。因此辛格将那个画廊展览称为“对我和我的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事情”。

在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我见到了策展人拉尔夫·鲁格夫从辛格那里选出的几件近期作品,其中有以格子形几何风格以及碎片化几何风格呈现的名为《无题》的抽象作品,也有融合了绘画、摄影和CGI(公共网关接口)技术创作出的具象画作,例如《自画像(2018年夏)》。据说辛格致力于推动绘画定义的实验激发了鲁格夫浓厚的兴趣,他不断追问辛格:“这是数字艺术吗?是模拟艺术吗?”而辛格回答他说,自己不过是一直在寻找与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相冲突的东西。

在“超数字时代”,绘画如何保持与新技术和新生活的相关性,这大概是当下许多致力于创新的艺术家思考的问题。辛格的探索既是绘画对数字化时代的回应,也反映了数字技术对绘画的影响。她的作品呈现出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数字化网络图像和信息的过度饱和而导致的人类体验的瞬息万变。辛格的艺术实验仍在继续,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艺术家如何创作以及作品如何在当代产生意义是她持续关注的问题。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辛格谈到:“我喜欢绘画技术,也喜欢思考物质材料对于绘画技术的意义,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政治以及看待艺术的不同方式,又因为传播媒介的不断膨胀和爆炸,这些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