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玉军 宣金祥
安徽省天长市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今秋95.5万亩水稻已收割完毕,田野里看不到稻草。让庄稼人挠头皮的废弃秸秆,去哪儿了呢?
近日,笔者来到冶山镇高巷村稼农家庭农场的稻田边,见一排排平躺着的稻草被秸秆打捆机的“大嘴巴”吃进去,经旋转、压实、打捆,“吐”出圆柱形的大草捆儿。
稼农家庭农场主陈宏平家种了315亩地,过去请收割机收割水稻每亩需要110元。今年,天长市芦龙农事专业合作社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每亩只需60元左右。收割后的秸秆,由该合作社统一打捆拉走。
“过去地里的秸秆不是烧了,就是放水进行沤烂后再用耕田机械翻犁,费工费时成本高。”陈宏平掰着手指算起账来,“今年水稻收割省了17050元、耕田耙地省了16800多元……这样收割稻谷回收秸秆,省时省力又省钱,还不会污染环境。”
半喂入式收割机好处还真不少,秸秆被排出来后,自然地码放成行,方便打捆机拾草打捆。收割后,田里只留下不到10厘米长的稻茬,经简单旋耕后就可种植小麦,也可直接种上油菜等越冬作物。
秸秆变成草捆后,又去哪里了呢?据了解,芦龙农事专业合作社将大部分草捆以每吨220元的价格运往上海电气(天长)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发电,再将一小部分秸秆捆运回合作社秸秆利用加工车间,编织成草绳、草帘,用于苗木以及街道景观树越冬。截至目前,芦龙农事合作社已回收3500多亩地的秸秆约1750吨,今年计划收购秸秆6000吨。
在天长,秸秆不仅可以用来发电、编织草绳、草帘,或压制成用于港口、车站货物的草垫,更是牛羊等牲畜的“口粮”。位于大通镇刘跳村的周氏羊业有限公司今年喂养了2.5万头山羊,按每吨320元的价格大量收购农户秸秆。该公司负责人周建军说,他们公司的山羊每天可以消耗约5吨多秸秆。
“秸秆高效综合利用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高经济效益。”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介绍说,近年来,该市围绕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目标,通过制定相关奖补政策,拓展秸秆利用途径、深度和广度,优化综合利用模式和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5家秸秆综合回收企业和合作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