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我长大了,将不会再坐在这后座上。但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爸爸的背影将是我永远眷念的温暖所在。
■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七(3)班
钱君如
或许是因为有些晕车的缘故,我不喜欢坐汽车出游。所以爸爸的自行车后座就成了我短距离出行的最好选择。
印象中,最早的记忆是爸爸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加装了儿童座椅,待我坐好后,还用一根带子围在我身上,怕我在后座乱动掉下来。从幼儿园小班开始,每天往返于幼儿园,我都是这样在后座上和小朋友们兴奋地打招呼。爸爸时常让我听自行车轮胎与地面摩擦而发出的“呜呜”声,爸爸说这就是速度。慢骑的时候,是听不到这样的声音的。那一刻,疾风吹过耳畔,我有了速度的真切体会。
四岁时,国庆节,我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沿长安街东行,去天安门广场看花。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花,还没到广场,沿途各式各样造型的花阵已让我目不暇接。等到达广场,那里更是花的海洋。尽管归途我昏昏欲睡,但心里是快乐的,因为在后座上悠然看到了国庆节时京城的美。
一年级时,爸爸有了一辆新的电动自行车。我们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大了。领略了西单、王府井商业区的繁华,欣赏了颐和园、后海的美景,也品味了很多小胡同的古老幽静,还跟风去了新首钢大桥网红景点。
学习之余,我和爸爸有时会提前规划出行路线,以家为圆心,辐射了多条线路。有时我们也会心血来潮,突然会因为馋了正宗的羊肉串直奔牛街小吃店。有时会因为突然想看看深秋金黄的银杏叶径直去三里河。也有时会因为想听风吹古塔铃铛发出的声音,而欣然前往昆玉河旁的小众古迹。
随着出行次数的增多,许多条线路我都已经很熟悉了。爸爸说就像汪曾祺先生所说的“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指路牌红色的是东西走向,绿色的是南北走向。即使是路痴,也不会迷失方向。
坐在爸爸的车后座上,除了看路旁的风景,我更多看到的是爸爸的背影。我知道,若干年后,我长大了,将不会再坐在这后座上。但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爸爸的背影将是我永远眷念的温暖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