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1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 以知性美和文化善意消解女性年龄焦虑 农村“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的复合压力及应对策略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3.5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视窗

《新生代母亲的身份困境及其多重博弈》

作者:魏杰 桑志芹

“中年老母”是在网络群体认同下诞生的一种区别于传统母亲和“辣妈”的“新物种”。本文以65个微信公众号生产的关于“中年老母”话题的160篇网络文章及其互动留言作为研究对象,从生命历程理论和毕生发展观的理论视角对新生代母亲的身份困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 “中年老母”的困境表现为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工作双重负担平衡和自身矛盾的母性认同的四种冲突,她们在特定的人生阶段寻求繁殖感以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但她们的生命历程受到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的共同作用。“中年老母”身份困境背后是对子女结构化童年的阶层博弈、家庭内性别平等的权利博弈、母亲角色自我认同博弈、个人对国家友好型生育配套政策的博弈及新媒体母亲身份建构的商业化博弈。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8期

《大学校园文化建构中的社会性别审视》

作者:郑育琛 武毅英 周卉

在主流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中,校园文化的性别化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深度访谈和可视化图谱分析等研究手段,用社会性别理论对三所案例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的科层组织呈现出“男主女辅”的性别结构;学科教育中隐喻“男强女弱”的学科标识;校园的空间蕴含着“男外女内”的性别符码;校园文化活动透露着“男才女貌”的性别期待。

重构性别和谐校园文化,应建立一种真正接纳女性的性别角色文化,把性别敏感理念嵌入高校信息统计、政策中,消除专业的性别刻板印象,提供促进女性发展的专项规划和特殊政策,实现校园环境的性别和谐。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4期

《近代以来西方学界的性征研究:理论构建,研究重点与多元取向》

作者:陈燕 何昌邑

本文以近代以来西方学界的“性征”研究为轴线,探讨其理论构建的历程、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定义、同性恋研究的多元取向,评价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得失,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将来的研究走向;认为西方学界对“性征”的研究映射出跨学科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凸显了人类性征的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的糅杂本质,不再追随单一的主流理论,摒弃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划分,拒绝男/女性别非此即彼的传统观点,直面个体差异、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接受多元动态的学术探索,逐渐逼近人类性征的实质。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素波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