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7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要闻导读 妇联的带货能力出乎意料 做靓特色产业 乡村“粤来粤美” 做好“娘家人”撑起“半边天”打好“收官战” 检察机关评出40个优秀案例及法律文书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靓特色产业 乡村“粤来粤美”

广东英德连樟村建起扶贫车间,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林志文/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林志文 高峰

□ 见习记者 张浩然

从连樟村村口的“连樟客厅”出发,沿着修葺一新的村中道路往前走,一路山清水秀,村容整洁,路上经过一排卖土特产的档口,还有花花绿绿的草地,然后走到一个休闲小广场。小广场对面是返乡创业的陆志光、华娇妹夫妇开办的“丰收农家乐”,因为位置正处在道路及广场边上,因此成为许多游客走累了歇脚聊天的地方。老板娘华娇妹正在泡茶冲茶,然后热情招呼游客喝茶,空气中飘着英红九号的茶香和游客的说笑声。

“我们连樟村世世代代都是靠耕田为生,自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过之后,我们连樟村变化好大。我们夫妇也回到村里,承包茶园种茶,还承包农家乐,希望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华娇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这里是广东清远市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谁能想象到,就在几年前,这个省定贫困村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景象。得益于精准扶贫,依托产业扶贫,如今的连樟村已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蜕变为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

行走南粤大地,寻访我们的小康生活,这样的美丽乡村、神奇蜕变随处可见,这是广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授人以渔,贫困村蜕变为美丽乡村

连樟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集体经济匮乏,2016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

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连樟村突出依托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授人以渔,突出增强造血功能,强调扶贫与扶志扶智兼顾,切实激发了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参与劳动脱贫致富的干劲和内生动力。这在习近平总书记慰问过的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的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说起对小康生活的愿景,陆奕和告诉记者:“目前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在读大一,我最大的愿望是供两个小孩读完大学。”陆奕和回忆起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的情况,一切细节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当时全家6口只有他一个劳动力,父亲年迈,妻子生病,3个小孩在读书,生活困难。但是,即便生活的担子沉重,这位淳朴的父亲还是一心一意想把3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没文化穷怕了,不想孩子和我们一样。”

在各界帮扶以及自身努力下,陆奕和如今的日子有点儿忙。他在村里的乡村振兴学院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每月工资2800元,实现“家门口就业”。去年他还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承包了几十亩麻竹笋,麻竹笋是英德特产,每年能有不错的收入。另外,他还在家里摆货架售卖一些本地土特产,常有游客到他这里,也有一笔小收入。去年,大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现在全家已经实现脱贫,日子越过越好。说起村里这一年多来的变化,陆奕和很开心:“做梦也想不到。”

感受幸福的还有与陆奕和一样在家门口“洗脚上田”就业的村民。通过引入特色产业,连樟村陆续建起了扶贫车间、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等。据扶贫车间负责人介绍,这里吸纳的员工大部分是女性,高峰期可容纳员工超过100人,月工资收入最高达到3000元以上。

如今的连樟村,已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蜕变为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全国首个5G村、农村党建示范村。

产业扶贫,特色产业承载群众脱贫致富梦

在英德采访,到处茶园连片,随处可见茶庄,全县有茶产业从业者14万人,有着“中国红茶之乡”的称号。作为当地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英德红茶,也是一片承载着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梦想的神奇叶子。

在外经营茶叶生意多年的陆志光、华娇妹夫妇2018年决定回到家乡发展,除了开办“丰收农家乐”,他们创办的“慢点生活”茶企成立了连樟农业科技发展示范基地,2019年种植英红九号茶树200多亩,还准备再租赁山林扩大种植规模。基地2019年7月被清远市妇联、市农业局命名为清远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华娇妹夫妇说,能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是他们的心愿,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发展红茶产业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省定贫困村龙华村通过种植销售英红九号等措施,经过4年多的扶贫努力,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初的2.1万元增加至2019年年底的50多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多元,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申报双退出。龙华村党总支书记华岳可告诉记者,该村计划继续扩大英红九号的种植规模,将有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游客必到打卡拍照的茶山,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事业,创新打造出英州红“一地生五金”的扶贫模式,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就业扶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广东美食人尽皆知,粤菜师傅声名远扬。近年来,“粤菜师傅”工程成为广东促进就业扶贫的好抓手,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韶关市新丰县每日鲜公司创办人潘志敏是一名优秀的粤菜师傅,其公司旗下的新丰县烧鹅皇山庄也是新丰县“粤菜师傅”培训工程的定点培训机构之一。烧鹅皇山庄厨师梁双华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就业帮扶,梁双华加入了潘志敏的团队,成为潘智敏的徒弟。在潘志敏的带领下,如今,梁双华取得了“粤菜师傅”技能证书,实现了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潘志敏已直接带动新丰县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1000多户,助农扶农2000多户,成了该县有名的“一村一品”带头人。“我生长在新丰这片土地上,帮助这片土地上的乡邻走出贫困是我对家乡最好的回报。”

2019年以来,韶关市以“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全年共培训2305人次,新增就业创业3024人,获得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证书939人。“粤菜师傅”工程已成为城乡劳动者致富的有力“加速器”,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记者手记

奋斗是最美的时代底色

“我最大的愿望是供两个小孩读完大学。”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对记者说。

听到这句话记者颇为感动,这位辛苦了半辈子的农民,当生活稍有起色的时候,心里最想的不是多挣点钱,不是想把粗坯的房子装修,而是要供两个还在上大一的孩子完成学业,是寒门要培养出3个大学生的决心。在陆奕和身上,我们看到对“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完美诠释。

在我们行走南粤大地寻访小康生活答案的过程中,这样的感动一直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茶山上双手缠满胶布的采茶女工、曾经想辍学挣钱给妹妹看病的女大学生、返乡创业排除万难在农村电商闯出一片天地的女创客们,以及扎根基层的各级扶贫干部……

奋斗最美,越奋斗越幸运。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奋斗者的时代本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