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峥
在公司加班叫一份外卖,被告知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下班路过饮品店买杯饮料,发现一次性塑料吸管变成了纸管;去菜市场买菜,发现拿到的塑料袋不再是又轻又薄的“三无产品”,而是需要付费的可降解塑料袋……2020年以来,我们生活中这些细小变化已越来越多。
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兴业态的发展,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续上升,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与消费国。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緩”,今年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针对愈演愈烈的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今年国家和各地均出台了一揽子治理新政。专家表示,治理塑料污染是中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从“限塑”到强化“禁限”到细化法律责任,中国对塑料污染的治理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今年一次性塑料制品将遭遇“大限”,违反“禁限”将负法律责任被罚款
由于绝大部分废弃塑料回收利润低,99%的快递废弃塑料会被混入生活垃圾中,最终被焚烧或填埋。《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快递行业共消耗塑料类包装材料85.18万吨。塑料包装废弃物中,仅1.77万吨会被再生利用。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分会秘书长蒋南青表示,塑料包装最大问题是用完就被扔掉,没有被当作资源性产品回收使用,生命周期非常短。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基本涵盖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时间表。《意见》指出,今年开始,率先在部分地区、领域禁限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到2025年,塑料制品全环节管理制度建立,塑料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
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毛达博士认为,解决塑料污染,光靠分类、回收是不够的,必须有源头减量措施。《意见》明确禁止、限制一部分塑料产品,从源头上阻断这些产品的生产,这有利于减轻末端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压力。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分会会长、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表示,《意见》针对违反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限”行为,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以及罚款金额,使得处罚有法可依,执法更具可操作性。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则进一步明确规定,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将处以一万至十万元的罚款。
随后,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禁塑目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建议,应结合《禁塑目录》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研制计量可溯源塑料标准品等。
无独有偶,近日,北京市场监管局重点在农贸市场、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场所,开展为期3个月的塑料袋专项整治行动,对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及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查处。海南省则从4月1日起将花8个月时间,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1日全省正式全面“禁塑”打好基础。
“限塑令”至今,大商超基本使用有偿塑料袋,小摊点仍免费提供
记者在家附近的便民菜市场观察到,最近几乎每个摊点都挂出了塑料袋收费的提示牌,但在购买时摊主仍会主动将水果、蔬菜装进一个个塑料袋中,并未加收额外费用。一个水果商贩表示,给顾客用的塑料袋仍是免费的,一天能用掉近千个,来买菜的顾客大都空手而来,如果塑料袋收费肯定影响生意。
而在大型连锁超市,基本都实现了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如在物美超市,塑料袋按小中大不同型号,价格分别为1角、3角、5角。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询问使用塑料袋情况。家住附近的刘阿姨自带的拉杆车里装满了蔬菜,她说:“我平时购物基本都会自带袋子,可以反复使用,既节约又环保。” 也有顾客倾向于用收费塑料袋,“虽然知道最好使用环保购物袋,但出门容易忘记带,所以经常还要买塑料袋,主要是图个方便。”
由此可见,有偿使用塑料袋的“限塑令”在大型商超中已能得到很好实行,但在小超市和农贸市场、路边摊等地,塑料袋依然是免费使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尤其近年来,外卖的流行导致更多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后被随意废弃。很多消费者也表示,现在人们环保意识虽已大幅提升,比如不浪费、减少使用、循环利用塑料袋等,但由于塑料制品便宜方便,很多人还是改不了过去的使用习惯。
加大推广应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产品是关键
《意见》还提出,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比如,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等。蓝闽波指出,《意见》发布后亟须研发大量可降解生物新材料及制品,建议完善相关可生物降解评价机制及产品标准。
其实,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对设计精美的环保产品更愿意亲近。北京某企业“90后”员工王丽平时就喜欢收集环保袋,她说,用环保袋也是一种时尚,当看到环保袋上各式各样的精美设计后,自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一些企业、网商也在积极改变经营思路。北京市民孙成说,一些咖啡馆为减少塑料消耗,使用直饮杯盖、纸质吸管,对顾客自带杯给予打折,有时还免费。不少外卖平台在确认支付页面上有“无需餐具”的选项,如果勾选此项,就可获得平台提供的奖励。
据江苏某高校辅导员程林介绍,菜鸟驿站在校园里设置了绿色回收台,老师和学生把包装袋(箱)按尺寸整理存放,供大家重复使用。他说,这种环保举动,已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师和学生参与其中。
有学者认为,包装绿色化不仅代表着一种环保趋势,同时也是确保《意见》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只有为公众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包装替代品,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意见》执行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其实塑料问题,最终会归结到消费问题上来。人们消费行为的改变最终能让产业发生巨变。”蒋南青表示。
的确,千万不要小瞧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天的日常消费和生活习惯,不断强化环保意识,让“限塑”和减少塑料污染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人们消费行为的小改变,最终能让环保大事业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