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品粽话安康
■ 木易
“五色新丝缠角粽”,转眼又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节的味道自然充满了粽香。民谣歌手赵照在《粽香》中唱到:“粽叶青又长,糯米暖又香。五月南湖边,春风正荡漾。我心里的粽香,我怎能忘。你的香味,从舌尖到心肠。我心里的粽香,是妈妈的盼望,在异乡的路上,任思念更绵长……”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无论形状、用料如何变化多端、南北不同,端午节一枚小小的粽子都是“思念牌”的,它专属于某一个夏日午后妈妈的笑容和满院子的米香气。这不只是节日的仪式、童年的回忆、家的味道,更是来自五脏六腑的感动,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粽子,古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就有对它的描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从春秋时期被作为祭祀品到西晋时期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粽子一直延续至今。
受各地饮食习俗与风土人情的影响,不同地方包粽子的食材与方法也各有不同。在北方,粽子外形多以三角或斜四角形为主,粽叶多以芦苇叶为主,食材多选用黄米、糯米、枣、豆沙等,以甜口为主,并多蘸白糖食用;在南方,粽子外形变得多种多样,条形、三角锥形、金字塔型都是代表,粽叶多选箬叶,或用荷叶、粽巴叶等,而食材就更加广泛了,鲜肉、咸蛋黄、莲蓉、花生、板栗等都能包进粽子里,但总体以咸口为主。多种食材的不同组合,也衍生出了多种不同口感的粽子:红枣粽、豆沙粽、黄米粽、嘉兴粽、湖州粽、咸肉粽、双烹粽……到底哪种最好吃呢?当然是,家乡的粽子最好吃。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为每年夏季(午月)开端,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易咬伤人,人易生病。所以端午节习俗还包括饮雄黄酒,带香包,挂菖蒲、蒿草和艾叶,薰苍术、白芷,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钟馗画,赛龙舟等,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因此,端午节也是中国古代民众祛病防疫的节日,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2020年的端午节,因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更懂得“安康”的含义,也更懂得珍惜家的味道。让我们在或咸香或甜糯的“中国粽”中找寻甜蜜的记忆,祝福大家小家阖家安康,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