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是很多父母最爱做的事,但是很多时候道理孩子都懂,就是很难约束自己。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首先要讲情,再讲理,通情而达理。重庆南岸区一些家庭制定“家庭礼约”,情与理之间由礼来贯穿。在家庭里,“家庭礼约”虽温柔却有力量,它让小家的讲“理”中有了温情关怀,从而在家庭和社区形成一种礼约文明的风尚。
▲ 石头妈妈分享家风故事
▲ 秋雨妈妈一家四口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如果是原来的我,看着儿女因为想要玩儿ipad磨磨蹭蹭地看书,我会义正词严地凶他们,又或是拿上衣架、棍子歇斯底里,要求他们看书要有看书的样子。但是,现在我们家一切按照《家庭礼约》来,按下了手印谁都要遵守……”近日,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东路社区因疫情在家辅导两个孩子的秋雨妈妈对外分享,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调整了自己,家庭氛围也因此改变了。
有这样巨大的转变,秋雨妈妈将其归功于南岸区九九家风项目的“家庭礼约”专列。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了解到,去年4月,为推动全区家庭建设,南岸区围绕“孝、和、勤、俭、仁、义、礼、智、信”九字中华传统文化,启动了“九九家风——家文化建设”项目。去年8月,由南岸区妇联牵头实施的子项目“礼约好人家”项目落地试点,南坪街道东路社区、涂山镇福民社区、峡口镇大石村分别开设了“礼约好人家”周末课堂,发出了第一列驶向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家庭礼约”学习专列。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但可以是讲“礼”的地方
“讲道理是很多父母最爱在家里做的事,但是很多时候道理孩子都懂,就是很难约束自己。”南岸区妇联主席刘玲说,在“礼约好人家”项目开始前调研时,妇联干部们就发现,只讲理不讲情的家庭里气氛冷冰冰,只讲情不讲理的家庭孩子自由难管。“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要首先讲情,再讲理,通情而达理。”刘玲说,情与理之间便可由“礼”来贯穿。“礼约好人家”旨在通过引导家庭明礼义、定礼约、践礼仪,从而在家庭和社区形成一种礼约文明的风尚。
负责项目实施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南岸区九九家风项目执行负责人张胜伟告诉记者,讲“礼”是项目的核心,围绕着“家乡的歌、家族的字、家传的艺、家屋的景、家人的安、家园的事、家庭的礼、家里的信、家国的情”9个方面,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设计了9堂线下课程,在试点的三个社区开展。
“我们把‘礼约好人家’课堂特地定在周末,就是希望父母们能直接参与。”刘玲说,课堂分为家长课堂和孩子课堂,要达到效果需要家长们长期参与学习与实践,这也是与以往家庭教育课程不相同的地方,若非特殊家庭,课堂拒绝隔代亲属代参与。
“家庭礼约”让小家的“理”中有了温情关怀
项目中,“礼约好人家”周末课堂被比作一辆列车,上车的家庭需要持续参与课程并完成相应的“家庭作业”。制定“家庭礼约”是项目的具体实践方式之一,也是家长们屡试不爽的“大招”。
秋雨妈妈是由朋友推荐在疫情期间登上“家庭礼约”专列的家长,在上车之前,她几乎被在家不专心学习、每天玩儿ipad的两个孩子逼到崩溃。秋雨妈妈说,兄妹俩为争玩儿ipad吵架、打架,甚至反锁房门号啕大哭,孩子爸爸又在外工作,一个人教育两个孩子的她讲理不成,经常大吼,甚至会用棍子、衣架暴力解决问题。疫情期间,“家庭礼约”课堂开设了云上课堂,朋友介绍秋雨妈妈加入了学习。“我意识到我们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生命中‘摆渡人’的角色上。”根据社工的指导,秋雨妈妈按照“一商量、二约定、三总结”的原则,引导一家四口一起制定了《家庭礼约》。
“刚开始兄妹俩觉得违反约定没什么事,但我们要求严格执行,孩子看到自己也签字了勉强接受惩罚。”按照社工的指导,在惩罚孩子后秋雨又主动找他们和解,“宝贝对不起,把你们的ipad锁起来了,你们肯定很难受,妈妈也很难受,但这是妈妈学习后和你们一起制定的家庭礼约,我们大家都要遵守。”秋雨妈妈说,她从来没有和孩子这样好好说过话,却没想到这样做孩子们从最初的勉强转为了习惯遵守,现在他们每周末晚上的7∶00至8∶00召开家庭会议时,也会郑重地表扬孩子。
在家庭里,“家庭礼约”虽温柔却又最有力量,它让小家的讲“理”中有了温情关怀。这一点,来自四世同堂家庭的石头妈妈体会特别深刻。石头妈妈说,在疫情期间,无论她怎么强调“勤洗手、戴口罩、多喝水”等防疫措施,石头爷爷总是不当回事,但当她和石头一起将防疫要点制定成《家庭礼约》并带头遵守时,爷爷也加入进来。“后来爷爷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还让石头帮忙给衣服和鞋子消毒。”石头妈妈说。
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家庭礼约”云上课堂共开展了35节课,已有10000余人参与学习聆听。
千家万户的尊家“礼”推动形成南岸家庭好风气
记者从南岸区妇联了解到,按照项目设计,“礼约好人家”项目在三个社区试点开展成功后才会在全区推广,但有的家长已经等不及,跨区域来参加。
张胜伟告诉记者,东路社区的“礼约好人家”课堂刚开课时有30人,中途又有6个家庭参与进来。“这在我们意料之外,家长们的热情参与让项目在保障效果的前提下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
家住迎龙镇的杭井波便是跨区域参加学习的家长之一,每周六他要带着9岁的大儿子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到涂山镇福民社区学习。虽然来回仅坐车就需要两个小时,但杭井波觉得很值得。2个月学下来,曾经爱吼孩子的他变化很大,“体会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家长学会示弱孩子才会变好”。参加学习后,从来没有想过要挖掘家训的杭井波带着孩子寻祖问训,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小家的家训:勤俭持家、勤学好问、谦良温恭。
“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试点很成功,我们正在总结经验,计划在全区推广。”刘玲告诉记者,2019年11月,南岸区委党校已将“九九家风”课堂教学内容纳入了学校领导干部主体班教育内容,成为全区领导干部们学习的课程。在培育100个“礼约好人家”基础上,选树培育100名“家庭新先生”项目也正在启动,该项目将培育能讲经典、有理论和实践支撑的授课老师,将“礼约好人家”课堂推广到全区,区妇联还计划依托课堂成立妇女小组,增强项目的影响力和持续性,让千家万户尊家“礼”推动形成南岸家庭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