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
我国拥有几乎覆盖所有人口的16亿手机用户,运用电信大数据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是对通信人的一次全新考验,在承接这项任务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人看来,则是一项重要使命。
首次大规模实战
电信大数据分析首次大规模实战使用,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创新性强,精准性要求高。从人流统计到重点人群精准防控,从全国趋势分析到重点城市监测,数据支撑的领域越来越多,分析做得越来越深入。作为信息通信管理局的“大管家”,韩夏带领大家边探索边实践,及时总结,不断调优。2个多月以来,信息通信管理局先后完成各类数据分析支撑任务300多个,上报数据日报和相关专报60余篇,及时支撑国家和各地联防联控机制的需求。
专题讨论、现场调研、技术论证、数据分析、报告起草……每一天,韩夏都在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级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对接,组织推动大数据支撑服务各项任务落实。冲锋在前,连续作战,韩夏经常和同志们奋战到凌晨。她对大家说,“我们核算的只是一个数,但可能影响到对疫情的研判,影响到上级的决策,责任重大,必须确保准确无误”。
举行业之力“每日报”
成立工作专班,举全局之力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推动行业协同。她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专家组,为科学防控提供智力支撑;组织各通信管理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基础电信企业建立通信行业疫情防控联动工作机制,确定专人联络、每日数据分析与信息报送等。
从来不说苦,也不叫累,难掩疲倦时,她也总是鼓励同事们说:“我们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考虑得再全面一点、数据挖掘得再深入一点,就能为疫情防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她不断推动行业各方力量汇聚,紧急建立疫情电信大数据分析模型,统计全国特别是武汉等重点地区的人员流动情况,分析预测确诊、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流动,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监测统计,助力各地联防联控部门提前防范、精准施策。连续每日向中央和有关地方推送流动人员态势分析、预警情报,为疫情扩散趋势研判、提前防范提供重要参考。
7×24小时全速运转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开展疫情防控大数据支撑,关键是“快”。韩夏经常说,“疫情不等人,需求就是命令,我们要争分夺秒,尽量早一点提供,哪怕提前一分钟,也是为疫情防控争取时间”。
她带领全局大数据分析工作全速运转。为加快分析,每天从零点即开始对前一天的数据开始统计,早上6点出结果,8点出报告,然后开始新任务的部署,7×24小时持续不中断。从1月23日起,每日报送数据信息,及时跟踪确诊、疑似和密切接触者流动状况,深度监测湖北、武汉和北京等重点地区,不断努力将数据细化到乡镇、村、社区。目前,根据卫生防疫部门需要,已提供24批次的数据,分析信息达数百万条,经常是半夜分析核对完数据,就连夜送交,全力以赴响应支撑国家和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溯源排查。
韩夏和同事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大数据具有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必须要加快建设完善电信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加强数据共享,提升分析能力。她和团队同事一起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动平台建设从无到有,边建边用边完善。截至目前,国家平台和23个省级平台已经开通运行,以超常的建设速度,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技术手段。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复工复产也成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各重点城市的人员返程情况如何?面对海外迅速发展的疫情,怎样发挥大数据的信息价值,为出入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撑?这是新的问题,也是新的任务和要求。数据还在挖掘,分析进一步深入。在韩夏的推动下,针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人员流动分析成果初显;联合海关,利用电信大数据支撑出入境疫情防控的工作也迅即展开。“疫情防控任务未结束,我们就绝不收兵。” (供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