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2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知·新女学 传递战“疫”必胜信心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摩西奶奶:绘画是为了内心安稳 多举措赋权多渠道保障  推动农村妇女生计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递战“疫”必胜信心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的特点与趋势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中的宣传舆论工作作出指示,为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指明了方向。媒体及时宣传解读党中央决策部署,让公众树立战“疫”必胜的信心,促使舆论和决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了科学观念的传播,彰显了媒体的人文情怀。本文作者认为,在后续的疫情防控报道中,媒体应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强化疫情报道的科学精神;强化人文关怀;立体化呈现女性抗疫的主体形象。

■ 宋素红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陡然登场,引发一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肺炎疫情。疫情防控由此成为党、国家和人民面临的紧迫但又必须打赢的全方位总体战。疫情之下没有孤岛,信息沟通和交流必不可少,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空前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的特点

媒体的疫情防控报道经历了从零星到峰值的过程,其中的过渡时间节点是2020年1月20日,23日武汉“封城”之后,媒体的报道量进一步激增。

——报道疫情防控的核心力量,树立战“疫”必胜的信心。媒体的疫情防控报道,既反映了其对疫情相关事实的议题设置,也决定了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媒体的疫情防控报道,聚焦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决策力量,在鼓劲动员、鼓励民众树立抗疫必胜的信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媒体连续集中报道了党和政府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具体决策部署,政府相关部门在人力动员、物资调配、运输指挥和应急医院建设等方面的强大力量与高效率,详尽报道了“应收尽收”的总攻方案和实施情况。这些报道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支持和好评。此外,媒体还报道了公民以实际行动参与疫情防控,包括志愿者车队保障医护人员通行、餐饮业为抗疫一线人员免费送餐、社区工作者深入居民区排查等。媒体通过宣传党和国家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具体决策,让民众树立抗疫必胜的信心,同时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党和人民同舟共济、共克疫情的防控行动。

——媒体联动,舆论和决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疫情防控关系国家社会稳定和民众的健康与安全。媒体的疫情防控报道联动频繁,及时从民众需求中发现问题,发挥了民意传达和决策参考作用。面对疫情对检测手段、收治速度和收治容量提出的挑战,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相关部门及时反应。当患者在自媒体发布寻求床位信息时,澎湃新闻发出“武汉一床难求”的声音,北京日报客户端提出“如何破解?”,湖北省副省长回应将采取紧急措施以解决问题。在这个动态链条上,能清晰地看出媒体以舆情服务决策的高效率。疫情防控工作逐步走向有序应对,离不开政府重视、信道通畅和媒体联动所发挥的组合推动作用。

——危机意识,推动科学观念的传播。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全力救治患者、防范疫情扩散,是疫情防控的首要目标。媒体在疫情变动的数据和疫情防护方法方面,都给予及时、详尽、全面、科学的报道,既表现出危机意识,又传播了科学观念。从各地疫情动态到病毒可以“人传人”,从“炎症风暴”到“疫情还潜藏上升拐点”,从潜伏期不明朗到无症状传播等,一系列报道传递出疫情严峻、救治复杂、问题多、变化快等特点。这有助于公众形成对疫情的正确认识,增加防护并谨慎行动。媒体发布的科学防疫知识,包括病毒特点、传染途径、自我防护、救治原理、消毒和隔离等科学知识及方法,有助于民众产生防范心理和防范行为。媒体的危机意识和科学理念传播,在促成民众的“信息-认知-行动”层面实现良好循环。

——个体化命运呈现,彰显媒体的人文情怀。疫情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挑战,也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疫情报道既落实了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的指示,也比较注重疫情中的典型个体,以同理心和悲悯情怀呈现疫情亲历者的个体化命运。从全力抢救患者的专业仁慈医生到背负压力责任的社区工作者,从武汉妈妈的除夕日志到高速上有家难归的货车司机……个体的压力、内心感受、生活方式乃至个人命运的改变,呈现出疫情之下对生命的崇尚、人的内在韧性和人间大爱,让公众得以感受温暖,触动心灵,在严峻的疫情中找到动力、看到希望,媒体的疫情防控报道展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

抗疫报道的发展趋势

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疫情也必将被战胜。在后续的疫情防控报道中,媒体应继续发挥预警监督和科学传播的职能,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性别平等,成为媒体报道的未来趋势。

——坚持实事求是,强化疫情报道的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既关注疫情本身,也关注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以有效的舆论宣传和真实的信息传播,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和服务大局的作用。深入社会实践,注重调研和思考,及时发现疫情防控中的民众需求和潜在风险,促进科学决策,为疫情防控奠定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这既是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的要求,也是媒体传播应有的科学精神。在疫情防控的报道内容上,媒体应遵循科学精神,多报道防护知识和防护方法,多采访专业人士,多使用专业知识来回应专业问题,让民众通过新闻报道获得安心、增强信心。

——强化人文关怀,让疫情防控报道更有温度。疫情面前,生命第一,每个生命都应被珍惜,每个逝者都应被纪念。疫情报道要强化以人为本的传播伦理,把对人的健康和关怀放在首位,关注疫情对人的影响,以人文情怀发挥新闻媒体在疫情防控中的心理疗愈作用。首先要关注疫情对人的影响和伤害,及时将民众心声转化为媒介议题,或沉淀为社会记忆,为防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治理提供参考。其次要关怀弱者。弱者本身占有较少的社会资源,其自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在疫情面前更需要关爱。应该强化对弱者的关爱和照顾,让新闻报道散发人性的温暖,是疫情报道中另外一种走心的正面宣传。

——尊重女性价值,立体化呈现女性主体形象。性别平等是媒体报道的基本伦理。女性是疫情防控的医护主力军,有相当多的报道呈现了女性医护人员果敢面对疫情、勇于为医护事业奉献、坚强承担压力的一面。媒体对疫情的后续报道,应遵循性别平等的传播伦理,还原女性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性,以性别视角来审视信息传播,正视女性需要,认可女性力量,呈现女性在疫情防控中作为管理者、建设者、医护者、研究者、志愿者等丰富而多元的主体形象。要避免以抽象的人来代表女性群体和女性个体,避免呈现女性医护人员的身体形象、弱者形象,避免只关注女性的服务角色、妻子身份而忽视其专业角色和社会身份。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与女性研究中心负责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