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2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按日期检索

二月 2020
上个月
下个月
1
23456708
0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技术和爱心为病人带来生的希望

9天9夜,她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袁鹏

“万分幸福,活着真好!”在与死神经过9天9夜的抗争后,重获新生的王雨如此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是1月26日转到江夏区人民医院的,一入院就被上了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尿管等设备,连续9天9夜,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我终于转危为安,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如果不是胡医生的团队,也许我26日那天就走了!”王雨口气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欣慰。

王雨是1月17日前后被感染的,之前以为只是感冒。后来在一家医院被确诊是新冠肺炎后,因医院床位紧张等原因,他只好拿了点儿药回家隔离治疗。但几经问诊,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王雨的病情急转直下,1月26日出现了呼吸困难、发热39℃、CT提示双肺全部感染、血氧饱和度只有70%,被告病危,直到转入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

“王雨被转来时,病情已经很严重,明显缺氧,呼吸出现衰竭,大小便都失禁了,我们立即对他实施了急救。”王雨的主治医生、江夏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主任胡芬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如果那天他再迟一点儿入院,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王雨依稀记得,当时他全身发黑,不能动弹,呼吸非常困难。已经绝望的他,看到胡芬和同事们正紧张有序地对他施救时,似乎看到了生的希望。

针对王雨的病情,胡芬和她的团队很快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连续9天,胡芬医生和她的团队一方面通过科学组合多种药物系统治疗,另一方面通过仪器的辅助对王雨展开持续抢救。效果很明显,26日当天,王雨就退了烧,接下来的日子,王雨的病情每天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王雨告诉记者,这9天9夜里,他内心一度恐慌无助。这个时候,是江夏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了他信心。专家每天现场问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病情上给予迅速精准治疗;护理人员在生活上、心理上给予了他亲人般的鼓励、关怀和安慰。

“那段时间,我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在床上,有时深更半夜护理人员还得来给我清理,这些年轻女孩子们真是不容易!”说起这些,53岁的王雨特别感动。

直到第9天,也就是2月3日,王雨终于转危为安,这天他摘下了呼吸机,转出了重症监护室。

胡芬告诉记者,到2月15日,王雨的病情趋于稳定,状态很好,行动基本自如,缺氧症已经痊愈,目前只是通过服药治疗,已经停止输液。照这个状态,过些天他就可以出院了。

2月17日下午,王雨顺利出院。

据了解,自1月15日以来,江夏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在该院第一个由普通病房转为隔离病房。接下来的日子,随着病人急剧增加,胡芬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行,工作12~13个小时。最紧张的时候,该病区一天上了10台无创呼吸机及其他设备。

该科护士长夏巧告诉记者:“我们科算上我只有11名护理人员,从普通病房转为隔离病房,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基本是边干边摸索,加上人员紧张,我们的护士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每天基本上都是喘着气在奔波,身上的汗湿了干、干了湿,大家都是好些天没回家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在与江苏医疗援助队伍的共同努力下,该院的医护人员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对病人精心科学的护理,让许多病人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据了解,疫情暴发以来,该院收治病人近600人,仅胡芬所在的29楼病区自转为发热隔离病房以来,就收治病人达180余人,截至2月14日,该病区治愈出院90余人,其中确诊病人40余人,绝大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病情都得以好转。

“这是一种新的病毒,医护人员们开始都是边摸索边治疗,但他们积极和同行研究探索,在工作中展示出了高超的技术水准。另外,我觉得,无论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面对疫情、面对生命危险,他们都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这让我非常感动!”一位出院病人的家属这样评价胡芬的团队和该院的所有医护人员。

“看到病人一天天好转,一个个痊愈出院,我们感到这一个多月来的辛苦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胡芬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是否可以休整一下的问题,“明天,我们继续战斗!”这是胡芬的回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