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2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

按日期检索

二月 2020
上个月
下个月
1
23456708
0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巾帼全力助春耕 防疫生产两不误

各地妇联积极发动妇女群众复工复产

妇女姐妹正在田间地头劳作。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田珊檑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妇联积极开展生产动员指导,引导广大妇女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重庆:巾帼建功标兵创“四步法” 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在重庆市妇联的发动带动下,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武隆区凤山街道出水村村支书谭海燕引导妇女姐妹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

她通过“四步法”解决防疫和春耕“兼得”的问题。一是将过去集中大棚育苗的方式,改为分散育苗,避免多人聚集;二是备齐农耕防护“装备”,现在田间地头,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在忙完农活儿回家进屋之前,用消毒液或者肥皂洗手消毒;三是收集村民所缺农用物资,由村里统一登记,报给农资供销商备货;四是指导村民尽量把种植中长期蔬菜改为短期时令蔬菜,确保市民充足的蔬菜供给。

截至目前,谭海燕已带动凤山街道妇女培育各类蔬菜种苗218亩,满足5000亩大田直栽,已储备有机肥1500吨、地膜102吨,有效推进了早季蔬菜育苗和大春农资储备保障供应等工作。

贵州:妇女姐妹田间地头助春耕

“务工之前先检测体温,戴口罩,体温正常者方可下地务工。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两臂距离。”在贵州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中心村中心坝区的耕种现场,中心村村委会副主任罗乔莲正在给妇女姐妹做生产防疫的现场培训。简短培训之后,戴上口罩的农户分批次开始走向茅草地、下院等各个中心坝区的蔬菜种植点劳作。

据悉,疫情期间,村里把每天务工的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并采取分散劳作的方式来保障务工人员的安全。

北京:“妇”字号基地奋力保障北京市民“菜篮子”

在北京市妇联的号召下,北京妇字号基地积极为市民提供新鲜的平价蔬菜。海淀区四季青镇将所有基地的蔬菜水果放到集中点进行统一售卖,上庄镇基地采用京东快递配送保证菜品新鲜;昌平区圣泉农业等11个妇字号基地每天可供应蔬菜3800斤、草莓2970斤、苹果5500斤、蘑菇500斤、梨1500斤、鲜百合300斤。

“做不了疫区救治‘逆行者’,就做一个力所能及的战‘疫’志愿者,尊重生命,守护家园。”作为北京市昌平区女性创业的优秀代表,天润园公司负责人史立明发起了“爱心义卖”行动,公司每卖出一箱草莓,将扣除成本后的所有利润全部捐出,全力支持抗疫。

通州区妇字号基地陆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出“线上订购、次日社区门店提货”的便捷服务,通过区内的柳岸芳园直营店、华远天地社区等地,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吃上新鲜果蔬,平均每天上市食用菌蔬菜1500公斤。

福建: 智慧农业里的抗疫生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福建省妇联鼓励广大妇女群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参与复工复产,为经济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漳州绿州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婕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开展防疫、复工复产行动。

制定运输车辆消杀、定时测温登记、人人佩戴口罩以及田间地头送餐等一系列严格防疫措施,让员工可以安心返岗。同时,自动喷淋系统、机械化育苗机、滑轨采收车等智慧农业“硬件”,有效解决绿州公司疫情期间人手不足的生产难题。同时,在云霄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等的帮助下,绿州公司申请办理了重要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证,有效解决省外订单运输难的问题,确保省内外蔬菜供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