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无处不“岭南”;恢宏的音乐,激越的鼓点,三元里抗英时期的民谣《胜利歌》……一下一下,直击人心,把热血烧得沸腾。再加上透视空灵的灯光、舞美大手笔,一幅巍巍岭南的风情画卷跃然于方寸舞台之上。
■ 莫兰
幽幽的黑暗中,巨型的醒狮龙骨铮铮,虽仅有寥寥几枝“线条”,却威武传神。猛然间,一对龙精虎猛的炯炯大眼骤睁,莹莹闪亮……这一定格亮相,正是中国狮舞中的源远流长“南狮”——广东醒狮中最经典的招牌动作:“睁眼”。
“睡狮”已醒,寰宇震惊。此情此景,不禁令人记起拿破仑那句著名的论断,“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这一刻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全场掌声雷动,群情激昂。9月18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88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关头。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作的舞剧《醒·狮》选择这个历史节点拉开北京巡演帷幕,意在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观众席的奔流热泪和澎湃情怀,见证了“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的创作初心。
若不是为了醒狮这摄魂动魄的一睁眼,我不会在多次“复习”过该剧的视频之后,还心心念念地要到现场重温。
《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上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曾荣获中国舞蹈最高荣誉——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在今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中,我所在的歌舞剧评选小组专家们均对广东省选送的这部舞剧给予了高度评价。以醒狮代表民族觉醒这一核心主题,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创作理念,别具一格的舞蹈语言,舞蹈、舞狮、武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都令人倍觉惊艳。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南粤民风淳厚,醒狮传统悠久,每年四乡村民齐集三元里村,共襄狮王大赛。穷小子阿醒和富家子弟龙少皆为醒狮高手,积极筹备,欲夺狮王。大赛前夕,阿醒与龙少在茶楼首次交手,阿醒险胜,龙少不服,其妹凤儿却对阿醒芳心暗许。鸦片荼毒村民,龙少亦上瘾。大赛当日,元气大伤的龙少夺得狮王美誉。此时,侵略者的炮火袭来,广州城破,家园满目苍夷。凤儿挺身而出,血染废墟,以死唤醒民众熊熊斗志。民族大难当前,醒龙二人过往恩怨尽数消融,携手抗争,击鼓出狮,与三元里众乡亲誓死抵御外敌。
简洁的故事线设置不仅未显单薄,反而更易于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令观众得以凝神静气,细细品味厚重的精神内涵。舞剧以“醒”和“狮”为题,“狮”寓意中华民族,而“醒”即民族觉醒和民族复兴的力量。剧中的“醒”既指向众村民,也落在了具体的人物形象上。其中,最大的“醒”者,莫过于龙少。他出身富贵,养尊处优,一向好胜自大。而后,经受不起诱惑,自甘堕落,饱受鸦片折磨,几成废人。列强入侵,山河破碎,妹妹慷慨赴死……家国将亡的绝境,终于将他从颓丧中震“醒”,挺直脊梁,奋力抗敌。一个有“污点”的主角之觉醒,往往让主题更加深刻饱满,也更真实动人。
至于“醒”的推动者——女性角色的分量异常厚重。凤儿主动担当“引狮人”,甘愿“以血荐轩辕”;阿醒之母曾阻挠儿子挑战权贵,最终擂鼓高歌,鼓舞守土士气……这两个主要女性角色写下的有力一笔,熠熠生辉。
而现场演出的信息量、表现力、震撼力,自然是视频所远不能及的。流畅开敞的建筑风格,极具辨识度的地域服饰,欢快明亮的广东小调,生活气息浓郁的板凳舞……点点滴滴,无处不“岭南”;恢宏的音乐,激越的鼓点,三元里抗英时期的民谣《胜利歌》……一下一下,直击人心,把热血烧得沸腾。再加上虚实结合、情景融合的透视空灵的灯光、舞美大手笔,一幅巍巍岭南的风情画卷、一曲南粤儿女的浩然之歌、一种优秀民族精神的彰显,跃然于方寸舞台之上。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元素,既能无声浸润、包罗万象,又能避免剪贴拼凑、“硬广强推”的尴尬?不得不说,《醒·狮》确实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范本。
纵观全剧,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等诸多南粤“非遗”项目,不露痕迹地精妙穿插融汇于情节之中。就拿贯穿始末的主要元素舞狮来说,不仅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还加入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而且难度层层推进,狮王大会是一个次高潮,而剧末处群狮共舞时达到最顶峰,场面宏大,酣畅淋漓。还有狮鼓、木鱼说唱等,或推动故事往下走,或渲染情绪更加昂扬。
种种润物细无声的“非遗”元素“植入”,跳出了“为表现而表现,为出场而出场”的僵硬套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仅不会让人出戏跳戏,反而有种强烈的“就是它”和“非它不可”的认同感。
剧中对多种电影表现手法的借鉴和化用,亦可圈可点,凸显了近年来舞剧创作的新思路、新亮点。
茶楼那场戏,最是别致抢眼。从广东饮茶礼仪中提炼出来的“扣指舞”新颖而烟火气十足,铺展了一幅生动鲜活的茶楼众生相。而舞剧中极少出现的视觉特效,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茶桌不是四脚着地,而是翻转了90度,桌面正对着台下;演员们也不是站立舞蹈,而是倒地表演……俨然是摄影机的俯拍视角,一反传统平视角度的窠臼,告别了只能窥见前排的“片叶遮目,不见泰山”,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都尽收眼底,妙趣横生。
阿醒与龙少抢夺红绸的打斗戏也匠心独具。正常节奏之外,一段“慢动作”的插入,再加以光影配合,电影中慢镜头、特写镜头的效果立现。这场对打,一个敦厚朴实,一个风流潇洒,拳拳到肉、虎虎生风的一招一式,再不是电光石火间目不暇接,而在缓缓“放映”中纤毫毕现,令人不禁大呼过瘾,也让节奏更显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属意高远,内涵丰沛,格调卓然,气势恢弘,5年磨一剑的《醒·狮》值得一品再品,现场观演确实不虚此行,那最后的“一睁眼”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