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1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庭周刊 70年,三代人的成长 哪里需要培训,“母亲课堂”就设在哪里 冬日暖阳 情暖童心 无为而治,寓“管”于“不管”之中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为而治,寓“管”于“不管”之中

■ 关颖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然而管要有度,管原则、管规范、立规矩,给孩子留有自我管理的空间,不把孩子管死;不该管的则不管,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管,培养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

有位母亲的教子“诀窍”是:寓“管”于“不管”之中。从孩子上幼儿园时起,就训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记好,需要家长做的,让孩子来提醒,孩子能做的,家长从不代劳。

有一次孩子上少年宫学画忘了带纸,她看到之后只是在一旁提醒孩子:“再检查一下,有忘记带的东西吗?”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背起画夹就走了。到了教室才发现没带纸,于是只好自己回家去拿。在她看来,孩子的错误必须自己去改正,家长替他们改正,永远也“改不正”。这件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家长事事替孩子想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在家长的“周全”当中去享受;家长在具体事上“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这样管下去,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孩子不事无巨细地管才是最好的管。当然,不管应有不管的原则,绝不放任自流。把握好这个度,才有利于孩子成长。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家长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身上的问题越多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生活上,有的家长成了孩子的“终身保姆”,使孩子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在学习上,有的家长甘当孩子的“拐杖”,陪孩子读书,帮孩子做作业,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家教。在父母不辞辛苦、忘我地付出之中,孩子自幼便产生了学习上的依赖性,一旦脱离家长的支撑便前功尽弃。

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不少家长以长者自居,言行专制,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企望孩子时时处处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结果使得已经有了独立意识的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受到伤害,很容易使孩子逆反心理加剧,甚至背离家庭、误入歧途。

这样的“管”,往往是大人累、孩子烦,得不偿失。

我国自古就有“功夫在诗外”“无为无不为”的说法,传统文化中老子的“无为”哲学观影响至深,被用于人们生活的诸多领域。作为人生态度、管理方法、教育策略,“无为”思想的深厚意蕴也给家庭教育以深刻的启迪:

“无为”之为——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亲子之间的互动,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言谈举止中蕴含大量教育因素。家庭教育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强调潜移默化、强调父母的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以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这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对家长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之过度、教育的痕迹过多,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或者用老师教学生的方式教育孩子,既不符合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也失去了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枉费心机。

“无为”有“道”——顺其自然才能因势利导 “无为”思想的精髓之一是“道为”,所谓“道”揭示的是规律,是“顺自然而为”,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家庭教育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孩子成长的规律,而并非家长的主观意志。

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是以孩子为本,以家长为主导。家长的主导作用不是盲目干预、替代,而是引领、引导。有的家长热衷于过度“早教”,孩子还没上学就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度关注,层层加码,以至于孩子身心疲惫、未老先衰;有的家长不顾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花重金择校宁让孩子当“凤尾”,结果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缺乏学习动力……这种种违背孩子成长自然规律的做法自然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一个个障碍。只有“顺其自然”,尊重孩子发展的特点、参与的权利,充分发挥孩子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

“善为”——学习“无为”的家庭教育艺术 “无为”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实际上是“善为”,是一种“为”的艺术。比如:“大为”:把握全局,少些包办、替代,给孩子动脑、动手的空间;不“妄为”:抓根本、抓主要矛盾,把握孩子成长大方向的同时接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弱点和不足;“不言”:以无声胜有声,在孩子面前少唠叨,检点自己,以自身的榜样引领孩子;“无形”:创设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生活情境,协调好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温馨和人际和谐;“柔顺”:以柔克刚,以理服人,避免暴力语言和暴力行为等等。“善为”对家庭教育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家庭教育的“无为而治”,事实上是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和父母教育智慧的体现,是启发孩子自我教育,站在有利于孩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注重培养孩子自律能力和良好习惯,体现教育的本质。

长大后真正有所作为的孩子,不是父母手把手地教出来的,而是源于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使独立性和创造欲望得以保护、得以发展。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成功的真谛,也是父母无为而治,寓“管”于“不管”之中的必然结果。

对孩子管与不管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这就要求家长以自身优良的榜样影响孩子,用无声的教诲为孩子展示做人的准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允许孩子在实践过程中跌跟头、犯错误,进而帮助孩子总结教训,建立信心;以理智的方式指导孩子,给孩子指明方向。如此便可达到高层次的教子境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