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2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庭周刊 社区 “三治”并行,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军门社区工作法 合肥:垃圾分类伴暑期 北京:社区废弃花园变身居民自治停车场 宁波:慈城试点垃圾分类“绿色银行” 成都:“仲夏邻里节”挖掘居民新需求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门社区工作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民政部于日前公布了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这些优秀社区工作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为切实发挥优秀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本版特辟专栏,摘登这些优秀社区工作法,使更多的社区能够广泛应用优秀社区工作法,通过学习交流、提高创新,持续提升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整体水平。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成立于1952年,社区面积约0.18平方公里,现有楼院68座,常住居民约3500户、1.3万余人。军门社区工作法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形成的优秀社区工作法,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13335”。

一、“1”是坚持党建引领

(一)加强思想建设。开设党员教育“微课堂”,开展“党员结对互学”“送学上门”,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最美身边党员”“十佳社区党员”等评选,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

(二)健全组织保障。实施区域化大党建,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网络”;推行党员登记卡、“三记”(书记手记、民情日记、社区大事记)和“三必访”(党员新进社区必访、党员遇困难必访、党员年终必访)工作制度。

(三)强化宣传引导。推行“红色领航工程”,将“坚持党的领导”等党建内容写入居民公约;依托党建服务站、街道党校教学点等开设“红色讲坛”,讲好“红色故事”。

二、“3”是健全三项机制

(一)健全政社互动机制。依法厘清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权责边界,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职事项清单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建立街道社区和区直部门工作的双向评价机制。

(二)健全居民自治机制。社区“两委”成员由全体党员和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实现民主选举;重大事项实行居民代表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会议决议的“四议”程序,保障民主决策。

(三)健全社区共治机制。构建社区党委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社区工作服务站、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落实共建;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推进共为。

三、“3”是搭建三个平台

(一)搭建社区工作平台。设立集党建、民政、卫计、综治、人社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受理窗口,方便居民群众办事。

(二)搭建社区诉求平台。建立“居民恳谈日”制度,畅通“网格信息收集—工作人员现场解决—相关部门群策群力”的诉求化解渠道。

(三)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采取一线(社区总机)、一台(信息化平台)、一册(社区服务手册)等服务方式,实现社区信息互通、资讯共享、查询方便。

四、“3”是强化三项保障

(一)强化队伍保障。推行职务职业资格“双轨并行”人才培养链,打造“专业型”社区工作者队伍;采用积分制管理,打造“奉献型”志愿者队伍。

(二)强化设施保障。建设“一老一少一普”(老年人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文化普及服务站),开辟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四点钟”学校、“阳光朵朵”托管中心等服务站点。

(三)强化经费保障。形成财政投入、便民服务低偿运营和党费回拨、社会捐赠、居民自筹等社区多方经费保障机制。

五、“5”是打造“五在社区”

(一)“安居在社区”。推行“片长制”网格化管理,建立集治安、调解、普法、帮教、巡逻、安全“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志愿者队伍;运用“e福州”APP,实行“住户自防、楼院互防、小区联防”的“三防”社区治安群防群治机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法官、老教师、老军人“五老”作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推行“律师进社区”,构建“调解员+律师+志愿者”矛盾调处模式。

(二)“友爱在社区”。推出“吉祥三宝”项目,动员党员干部和爱心人士为困难群体提供助学、助医、助困服务;建立外来务工子女、失足青少年、低保户、失独家庭的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常态化结对帮扶。

(三)“和谐在社区”。推行“五情”(祖国培育情、父母养育情、夫妻恩爱情、邻里友谊情、社区互助情)教育,倡导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开设“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人际和谐。

(四)“欢乐在社区”。设立社区文化长廊,宣传“新二十四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风家训等传统美德;组建社区舞蹈、曲艺等文化队伍,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五)“幸福在社区”。组织“最美阳台”“最美屋顶”“最美庭院”“最美墙体”“四美”评选;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及第三者财产损失险,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鼓励退休医生社区义诊。 (周喆 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