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任然
这两天,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返乡支教女大学生旦增卓美和她组建的团队完成了第二次支教活动。离开支教点时,她和团队成员们的脖子上被乡亲和孩子们挂满了哈达。旦增卓美在她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第二期天边卓觅公益团支教活动圆满落幕,记住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说起公益团的名字“天边卓觅”,“墨竹工卡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天边之乡’”,旦增卓美略带羞涩地说,“而‘卓觅’,藏语的意思是‘蜡烛’”。
支教活动从去年开始,至今在两个假期做了两期,但旦增卓美觉得,他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已决定要将支教作为终身要做的事情。”今年20岁的旦增卓美说:“自称‘蜡烛’也是一种自我督促。”
旦增卓美2007年从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考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从2018年起,她动员西藏籍大学生组建了天边卓觅支教公益团队,在寒暑假期间,为墨竹工卡县偏远乡镇学生提供辅导。截至目前,她和她的团队已辅导扎雪乡龙珠岗村和米洛村学生400余名。
“志愿者基本都是返乡大学生,来自西藏阿里、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全国各大院校。”旦增卓美介绍。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孩,家里兄弟姐妹多,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我可能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旦增卓美说,“我们支教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样的想法,我们才能走到一起。”
“要做就要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旦增卓美并未将支教地点选择在出生地甲玛乡,而是选择了墨竹工卡县最偏远的扎雪乡。“甲玛乡离拉萨市40分钟路程,而扎雪乡要5个小时,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我们。”
选择最偏远的地点支教也意味着困难会更多。前往扎雪乡的道路险峻,第一次支教吓退了几名大学生,第二次便不敢再去。“路,是沿着大山脚铺开的土路,随时有山石滚落,另一边则是拉萨大河。”旦增卓美描述。
到了扎雪乡,没有教室,大学生志愿者们就搭起了4顶帐篷,为100余名孩子带去了语文、数学、英语、汉语、藏文等基本课程。“课间还会穿插一些体操、朗诵和演讲的活动。”旦增卓美说,“孩子们很羞涩,安排这些活动让他们锻炼一下胆子,他们也很喜欢。”
没有黑板,就在木板上刷一层黑漆。桌椅不够,大家就挤着坐……
吃住也一切从简。“第一次在扎雪乡支教,家长们轮流给老师和孩子做饭,基本就是米饭、土豆和白菜。”旦增卓美笑着说,“但我们觉得吃得挺香,特别是想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睁着的大眼睛时。”
这些“大眼睛”也激励着天边卓觅公益团的志愿者们要为扎雪乡的农村儿童们做得更多。
通过团队成员的积极募资,第二次支教前,扎雪乡便建起了有三间小屋的教室,配齐了桌椅板凳。志愿者们不仅在课堂上关注孩子们,还基本走访了所有孩子的家庭,具体了解了孩子们还有哪些需求。
一个叫洛桑的10岁男孩,让旦增卓美和志愿者们印象最为深刻。“是个双胞胎,洛桑是哥哥,他弟弟很活泼,但他就是不说话。”旦增卓美说。志愿者们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均在内地,两个孩子从小由叔叔抚养。志愿者们为洛桑设计了一系列心理辅导方案。“比如请弟弟帮忙,无论什么活动,都带着哥哥一起。我们也时常把他带在身边,让他给我们帮忙。常常和他说话,拥抱他,奖励他,给他小零食……”旦增卓美说,“然后,有一天,他来到教室时,就突然和我们笑起来,扬起手和我们打招呼那一幕太难忘了。”
支教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覆盖的区域和支教内容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
第一次支教16天,这次暑期支教为期20天,不仅在扎雪乡龙珠岗村,还扩展到了米诺村。
“我们发现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很多问题不是来自孩子,而是来自家庭。”旦增卓美说,今年寒假,她想在支教中增加家庭教育的内容。
“我们已经在策划家长夜校,比如给家长们讲一些养成讲卫生好习惯的重要性、如何与孩子沟通等。”旦增卓美说,“大家这次回到学校,就会去了解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形成大纲,再创新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