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15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泉州方案”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提供创新样本 挖香姜促增收 镜头之泪 坚守的心 在“天边之乡”点燃“希望的蜡烛” 助11名女大学生梦想起航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创新机制 拓宽织密组织网络 实现妇联组织最大覆盖和活力释放

“泉州方案”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提供创新样本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福建省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有400多万妇女,也是外来女性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近年来,泉州市妇联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新的精神和勇气,鼓励基层妇联立足实际,先行先试,边做边改,基层的创新举措为全省妇联改革贡献“泉州方案”。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聚集‘引领、服务、联系’职能,探索创新机制,拓宽织密组织网络,有效填补组织覆盖‘盲区’。”泉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庄灿霞表示,全市四级妇联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妇联组织最大覆盖和活力释放,有力支撑起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

启动为幸福家庭护航专项活动 延伸妇女儿童维权触角

8月6日,泉港区妇女援助中心收到一面来自南埔镇天竺村王女士的感谢锦旗。王女士与先生林某结婚8年,育有一儿一女。去年9月,男方在法院起诉离婚。女方到泉港区妇女援助中心申请援助时称:林某对家庭不管不顾多年,自己独自照看两个孩子,平时打散工,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现若是离婚,自己将面临与女儿分开、与儿子无家可归、无力偿还欠下的债务等诸多问题。今年3月,在“为幸福家庭护航”专项活动的排查中,村妇联将王女士纳入危机家庭服务对象。今年7月,在充分的证据面前,男方最后选择和平离婚,与当事人达成庭前调解。

为提升服务民生能力,泉港区妇联设立“妇女维权工作站”“妇女援助中心”等延伸妇女儿童维权触角。截至7月底,已化解像王女士这样的危机家庭96户。

泉港区妇联坚持“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一是建立一个专属档案。依托各镇(街道)、村(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站,以村为单位,对尚未评为“平安家庭”的家庭户开展细致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纠纷,建立一户一档案。二是组建两支纵横队伍。一支纵向责任挂钩队伍,发挥各镇、村妇联、综治办的主体作用,将排查的每起纠纷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上,做到“包跟踪、包调处、包反馈”;一支横向专业调解队伍,组建由法官、律师、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社工等组成的“护航幸福家庭指导队伍”,根据每名志愿者的专业、职业背景及优势,对建档的家庭以“一对一”形式开展婚姻家庭指导和矛盾纠纷疏导。三是拓展三级维权网络。区级层面,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家事调解途径,引进律师队伍专业力量,建立律师家事调解室;镇级层面,各镇(街道)依托司法所品牌调解室均建立镇级妇女维权服务中心或家事纠纷调解室;村级层面,强化基层维权站(室)功能,在7个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建立村级家事纠纷调解室,并通过规范各村(社区)“妇女之家”建设,发挥妇女议事会制度。自2018年以来,泉港区已牵手结对帮扶300多名贫困妇女,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80件,帮助85名妇女化解婚姻家庭危机。

泉港区还成立了首个以女性命名的“秀圭人民调解工作室”。依托南埔镇调解超市建立泉港区家事纠纷调解超市,组织开展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调解等业务。同时,为了资助困难妇女儿童,改善困境妇女及儿童的生活环境,泉港区还成立了关爱妇女儿童发展基金,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126万元。

打造异地商会妇联新格局 激活妇联组织内生活力

5月14日,福建省首个台商投资企业妇联组织落地晋江。“我们公司有50多名女性职工,在安鼎成立妇联,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公司的女性职工召集在一起,让她们在工作、家庭、生活方面都能更好地成长。”晋江市安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春美说。

作为连续24年领跑福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旗手”,连续17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5~7位的经济奇迹,晋江市加快推进妇联组织向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的拓展延伸,开启“妇联+商会”改革新模式,先后创新在全国各地24个异地晋江商会(包括台湾晋江商会)成立妇联,有效地解决妇联组织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的难题。

“这些设置灵活的商会妇联组织让妇女群众深切感受到妇联组织的存在和妇联工作的热度,也丰富了各地晋江籍妇女互动,增强队伍的活跃度。”晋江市妇联主席许清心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如今晋江籍妇女不仅定期组织妇女活动,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积极反哺家乡,关心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近年来,晋江市妇联主动对接广大妇女同胞需求,针对妇女从业、流动、聚集等方式的变化,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妇联组织,努力打造覆盖全市乃至异地晋江籍妇女同胞的妇联服务网络。

一方面,精心组织,延伸妇联新领域。晋江市妇联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创新在各异地晋江商会成立妇联组织,出台鼓励异地晋江商会成立妇联、异地商会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指南等文件,不断壮大妇联队伍;注重来晋务工妇女融入度、参与度,实行妇联与园区有效兼合,将触角延伸到全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让广大来晋务工妇女有“家就在身边”的感觉。

另一方面,加强指导,凝聚妇联新合力。落实妇联组织创建经费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为异地晋江商会妇联下拨3万~5万元工作经费,先后拨付经费23万元。市妇联班子成员分别挂钩24个异地晋江商会,按照班子有力、优质服务等“五项内容十二有”内容开展创建工作,指导成立妇联组织。

同时,拓展平台,激发妇联新活力。妇联组织创建由411个基层妇联领域延伸至454个不同领域,182名在外晋江籍妇女、220名热心优秀的来晋务工妇女走上各类妇联主席、兼职副主席、执委岗位。加强业务培训,举办近20场新任妇干履职能力培训班,培训人数近5000人,促进新任妇干尽快“转变角色”。

此外,异地晋江商会妇联围绕当地晋江籍女性所想所需,搭建巾帼创业交流平台,开展“精准扶贫,巾帼先行”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

创建乡镇驻城关片区妇联 精准服务留守流动妇女

近年来,德化县妇联立足实际,查找短板,聚焦问题,上下联动,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和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使妇联组织从“一条线”向“一张网”转变;在全省率先创建驻城关“流动妇女之家”“片区妇联”,给进城务工妇女“一个家”。积极探索“1+3”灵活创新建家模式,即在乡镇、村单独建妇联的基础上,通过乡镇片区区域建、边界村联合建、企业妇女属地挂靠建相结合的妇建工作模式,创新立体化、网络化、多层次的妇联组织形态,拓展组织覆盖,织密基层妇联组织网,实现妇女在哪里,妇联组织就在哪里。

德化县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区域化妇联组织,在“流动妇女之家”基础上,突破行业、地域限制,区域化组建“片区妇联”,科学整合城关流动妇女的各类资源,创新组建6个驻城关“片区妇联”。片区妇联主席、副主席均是兼职,片区妇联执委注重吸纳工作能力强、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女性。

首先,构建主席轮值、分工负责、窗口服务等三项运行机制,搭建服务平台。

片区妇联建立主席轮值制度,年初制定全年活动计划,由专兼职副主席每三个月轮流主持工作,根据各自的技能特长谋划开展活动,轮值期间至少组织1次主题活动。水口镇片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叶云凤在轮值主席期间,充分发挥陶瓷雕塑优势,推行“以师带徒”,为50多名流动妇女开展陶瓷工艺培训;同时结合自身在网上进行产品营销的好经验,摸索出“线上互动+线下营销”的新模式,带领广大留守、流动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按照城关妇女分布情况,片区妇联建立城关妇女群众台账,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妇女网格长,安排挂钩联系2~3个村的进城妇女群众,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春蕾助学、贫困妇女救助等工作。水口驻城关片区妇联兼职副主席黄娇华在湖坂村建设发展农业综合项目,为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平台,年可增收7000多元,同时在县城农产品销售点兼做电商微商,帮助进城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众代销土特产,拓宽销售渠道。

片区妇联还实行窗口轮班制度,在乡镇驻城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妇女服务窗口,每月10日、20日定期安排3~5名执委按挂钩联系村进行轮流值班,集中为进城妇女提供服务。

同时注重联动服务留守妇女。探索推广“党委牵头、政府负责、妇联协调、妇女互助、各界支持”的留守农村妇女关爱服务体系。上涌镇片区妇联兼职副主席陈晓明发挥经营农村淘宝优势,多方为留守老人、妇女办实事,引领她们脱贫致富。盖德镇妇联用活农家书屋、驻城关便民服务中心,发挥“祠堂变学堂”等阵地作用,组织创业先进典型、志愿者为留守妇女开展教育培训,以南音协会成员山歌对唱开展“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展演活动,丰富妇女群众精神生活。

2017年,德化县在全省率先设立“驻城关流动妇女之家”和片区妇联的经验做法被编入《福建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典型案例》。近两年,德化县妇联继续在新领域新群体中探索共建“影城区域妇联”,发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联动辐射周边4个村(社区)、5家企业、6个企事业单位,建立“456”区域服务模式,最大范围地凝聚巾帼力量,成立法律援助、创业就业、扶贫帮扶等6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区域妇女儿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