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3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美丽中国 合肥谋求“淝河之变”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办法和工作方案印发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建立 海底垃圾场 《DK儿童自然探索百科》 《探险家的笔记本》 《鲍尔兄弟的自然画册》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龙须沟”之痛 还绿“母亲河” 生态“死角”蝶变重生

合肥谋求“淝河之变”

生态宜居新淝河

生态公园欢乐多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地处东南两条淝河相交处的安徽省会合肥,历来将穿城而过的南淝河称作“母亲河”。

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不仅坐拥“母亲河”岸边的肥沃土地,还有南淝河右岸支流——6.7公里的关镇河蜿蜒穿镇而过。十年里,众多的搅拌站建成,为合肥大建设提供了70%的砂石用量和50%的混凝土产量,而来往的搅拌车、运料车、渣土车,不光破坏了小镇的宁静,也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城中村、垃圾村悄然聚集。上游小企业污染物、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让承担着区域排涝、灌溉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镇河成了没人愿意靠近的“合肥的龙须沟”,昔日清凌凌的南淝河水质告急,淝河镇成了合肥人闻之色变的生态“死角”。

几年来,区镇两级调整发展思路,以“绿色生态”为抓手,谋求“淝河之变”。

治水:“龙须沟”变景观带

仲夏傍晚的关镇河,因未到丰水期而露出两边浅浅的河床,河水中倒映着赭红色的晚霞,偶有飞鸟掠过。河岸两边,新修葺的绿化带和木栈道蜿蜒向前,三三两两的行人,在凉爽的晚风中沿着木栈道健步。

几乎每周都要沿河道走一走,在淝河镇党委书记李春心目中,这样的景象,其实离最理想的状态——全面提升关镇河片区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游览休闲功能,营造水清岸绿、鸟飞鱼游的河道环境和“亲水、通透、开朗、宜人”的滨水景观带——还有距离,“目前,目标趋近完成。”李春说。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要解决“关镇河之痛”,首先要斩断河域内城中村、工业区、农业用地等随意排入的各类污染源:2017年 4月,该镇取缔了辖区内的黄巷码头、关镇金港湾码头;11月,关停并取缔卫乡新港码头。2018年,查处整治关镇河沿线“小散乱污”企业15家;全镇25家混凝土企业全部关停,或搬迁,或拆除;取缔沿岸畜禽养殖户及352户废品收购站。

岸上斩污,水中截污。截至目前,关镇河全县截污纳管、中水补水、河道清淤、新建污水泵站及河口泵站工程已全部完成,水域综合治理趋于精准化、系统化。

与此同时,建成镇、村“河长制”体系,建立“一河一档”,完善“一河一策”方案,实行网格化管理,覆盖全镇河流、渠道、塘坝,确保所有水面有效管护。淝河镇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耿旭东介绍,2018年,镇级河长走河24次,镇河长办走河巡查48次,各居村走河巡查1669人次,发现大小问题达20余次,并全部解决。

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现在的关镇河水质类别已经由劣V类改善到V类,防洪排涝能力明显增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今年已经开工的三期工程,通过两岸游步道修建、护坡、护岸、堤顶道路等工程实施,重点优化提升河流沿岸的环境、绿化,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

还绿:移步换景共享生态之美

位于葛大店社区的淝河生态公园和淝河智慧中央公园,中间相隔一条北京路,骑行只需要5分钟。

移步换景间,社区妇联副主席、葛大店出生长大的姑娘卫磊磊,带着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边走边看:“生态公园所在,曾是建筑垃圾、渣土的堆积地,我们依着起伏的地势,堆山造景,实现了人工景观、植物与内部地理优势的完美结合,目前已建成植物迷宫、篮球场、休闲广场等,如今已成为一条‘会呼吸的绿飘带’。智慧中央公园以科技为核心元素,结合周边环境设置了‘城市阳台’‘都会休闲’‘森林漫步’‘活力生活’‘湿地生态’五大功能区,致力于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有氧森林’和一条由东向西延伸的‘生态之脉’。”卫磊磊语气中的自豪,来自近十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

“每天早起来公园步道走个5公里,既呼吸新鲜空气也锻炼身体,傍晚再带着孙子孙女来公园玩玩,跟过去住在城中村到处是污水的杂乱环境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公园建成,每天早晚,像张阿姨这样的葛大店社区老居民,已经成了公园的常客。

“发展为了百姓,要把最好的区域和风景留给他们,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让百姓共享生态之美”,李春如是诠释发展中“拆”与“建”的理念。

几年来,全镇通过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相融合,蓝绿空间占比达到40%,依托现有水系,重点打造南淝河沿岸和关镇河沿线商业休闲景观带,形成了“一环、一带、五廊、五公园、多节点”的开敞空间结构,打造了淝河镇“生态美”的靓丽名片。

“随着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居民、资本选择到淝河边置业、投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健康发展理念,正在变成现实。”李春兴奋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