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3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女性与科学研究:反思并重构现代科学传统 凯特·珂勒惠支:心怀悲悯怜苍生 民族文化与社会性别研究新进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凯特·珂勒惠支:心怀悲悯怜苍生

□ 作者 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新岗哨”中的《母亲与亡儿》

《织工暴动》之五《突击》

这个月初去柏林,我再次参观了坐落于菩提树下大街北侧洪堡大学与历史博物馆之间的“新岗哨”。这一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儿于1816年~1818年间受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委托设计督建的,1931年辟为“阵亡战士纪念馆”,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普鲁士将士。两德统一后,在时任总理科尔的倡导下,更名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战争与暴政牺牲者纪念堂”,并决定在空旷的大厅中央,仅放置一件雕塑——凯特·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1867年~1945)作于1937年的《母亲与亡儿》的放大版。这是一件类似《哀悼基督》的作品,却抛却了此类题材传统的程式化造型,以内敛的方式渲染了生者的悲哀与绝望。一位母亲将死去的儿子紧紧抱在怀中,丝毫没有“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宗教寓意,只有对已逝生命的痛彻心扉的哀怮。

与同时代执着于形式探索的前卫艺术家不同,珂勒惠支在从事艺术之初,便显示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珂勒惠支13岁就开始在家乡柯尼斯堡学画,后又到柏林和慕尼黑进行绘画、版画和雕塑的专业训练。1891年,她与卡尔·珂勒惠支结婚后移居柏林,卡尔在柏林近郊的一个贫苦工人区行医,这使得珂勒惠支更深切地体察到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悲苦。

作于1895年~1898年的《织工暴动》组画(共6幅) 为珂勒惠支的早期代表作,前3幅为石版画,题目分别为《苦难》《死亡》和《讨论》,后3幅为铜版画,题目分别为《组织队伍》《突击》和《结局》。这组作品是根据德国戏剧家格尔哈德·豪普特曼的剧本《纺织工人》创作的,表现的是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反抗与失败的故事。珂勒惠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对这一部1893年在柏林公演的戏剧进行了新的诠释。

1902年~1908年,珂勒惠支创作了《农民战争》组画,这部作品取材于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历史事件,分别以《耕田的人》《凌辱》《磨镰刀》《地窖里的武器》《爆发》《战场》和《俘虏》为题,表现了农民从遭受奴役到准备武器进行暴动直至最后起义失败被俘的整个过程。此作使她荣获意大利“罗马别墅奖”,得到了在佛罗伦萨生活、工作一年的机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珂勒惠支的小儿子彼得入伍,由于年龄太小,必须有父亲的签字才可以出征,面对儿子的恳求,珂勒惠支说服丈夫签了字,却不想仅仅10天后,彼得就不幸在西线阵亡。内疚和悲伤噬咬着珂勒惠支的灵魂,导致了之后对哀悼主题的终生探究。1919年,珂勒惠支成为首位入选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的女性,并于1928年成为该院第一位女教授。

20世纪20年代,珂勒惠支创作了《战争》《饥饿中的德国儿童》《无产者》等作品。1933年纳粹上台后,珂勒惠支遭受了与许多同道相同的命运,失去教职,作品被禁展。1934年~1935年,她创作了最后一套组画《死》。珂勒惠支还创作了一系列雕塑作品,那些饱含痛苦与激情的雕塑是她版画创作的延伸,在精神上具有相同的品质。

1940年7月,珂勒惠支的丈夫卡尔离开了这个世界,1941年6月,在德军进攻苏联的战役中,她的孙子又不幸阵亡。1942年,珂勒惠支发表了她最后一幅木版画《不要将收获的粮食磨成粉》。作为萨克逊王子的一位尊贵客人,珂勒惠支得以在德累斯顿附近的莫里茨堡度过了她生命中的最后3年,1945年4月,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珂勒惠支离开了这个疯狂的世界。

珂勒惠支的版画曾对中国新木刻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这得益于鲁迅的大力推介。1931年,通过史沫特莱,鲁迅辗转得到珂勒惠支的21幅版画原作,并于1936年亲自编辑、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有人将珂勒惠支称之为表现主义艺术家,但她的艺术从精神实质上来说应属于现实主义艺术。在形式上,现代主义似乎从未在她的作品中留下痕迹,因此也有激进的德国评论家将她视作保守主义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