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27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家教 抓好早教 给孩子终身学习的“金钥匙” 困境儿童家庭欢聚“童+365计划” 暑期体验垃圾分类 “底线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护身符 做一个值得让别人帮助的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在津举办

抓好早教 给孩子终身学习的“金钥匙”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高丽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率先成为那样的人。”

“儿童的早期养育是确定个人全面发展、社会繁荣和谐的重要基础。”

日前,在天津举办的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活动上,与会专家热议儿童早期教育、家庭养育观,分享了极具指导性的观点,为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家庭教育课。

“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已经连续举办四年,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担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为家长和学校实现更好的沟通搭建有力平台,促进京津冀三地家庭教育工作协同发展。

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以“新时代·新家庭·新教育”为主题,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深入推动京津冀三地互通有无、交流合作,是京津冀三地妇联和教育部门跨区域交流合作的具体举措。

儿童早期教育至关重要

与会的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人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她认为人的一生大致有10个时期,变化最多的时间段在18岁之内,重中之重的变化是在6岁之内,其中3岁之前又占了两个时期。“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要教育家长抓住儿童的早期教育。”

她表示,儿童早期的养育是确定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父母、看护者的早期养护和与孩子的良好互动,可以快速刺激孩子大脑的早期发育,赋予他们终身学习的“金钥匙”。

这一观点得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的赞同,她表示:“对一个孩子来讲,早期的家庭教育是他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这粒扣子他就一生顺畅。”

陆士桢特别解析了“儿童观”,“它有三个定语,第一是能动的,我是发展的主体,不是被你塑造的;第二是有潜能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可能;第三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别总是看别人家的孩子。”陆士桢说,引导与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李玫瑾特别强调互动。“婴儿期与家人、照护者互动多的孩子,长大后一般很有见地;相反,一些早期被冷落的孩子,日后与人打交道不敢目光接触、不敢抬头,说话也非常少。”她认为,社会性发展好的孩子不怕人,敢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而这一关键是三岁之前尤其一岁之内,与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密切程度有关。

关系大于教育

针对现在儿童青少年出现的极端事件,李玫瑾解析了“依恋期谁‘养育’最好”这一问题。她认为,养是动作,是陪伴,是亲子,交给别人不算养育,不亲自养就没有心理资本。那么何为心理资本?“孩子依恋你,爱你,你教育他,他不会恨你,这就是心理资本。相反,孩子早年没有养育好,等他长大了家长无法管束。”

此外,她提到“关系大于教育”的观念,并表示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伤害家长的行为,就是因多数人在12岁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养育长大的,情感联系并未形成。也因此,李玫瑾不赞同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寄宿。

陆士桢认为,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观,“你到底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给孩子定的目标是什么。”陆士桢与在场的家长们探讨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人士,还是培养会过有意义生活的合格公民等话题。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率先成为那样的人。”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校长张丽钧直言,你不能一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边故步自封,孩子是“有样学样”。不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你会收获一个“问题孩子”。

夫妻关系极为重要

与会专家还提出,“家庭养育中的婚姻问题”亦极为重要。如果婚姻中一方不负责任导致另一方心理痛苦,这种痛苦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给孩子,影响孩子终身。

对此,张丽钧表示,父母的婚姻状态,好比孩子日后婚姻的课堂。孩子从父母的婚姻中学到了温情,他将自觉复制这温情;假如孩子从父母的婚姻中学到暴戾,他将自觉复制这暴戾。

“夫妻之爱,是家庭的‘第一爱’。”张丽钧表示,唯其如此,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通过父母的美好相处学会与他人美好相处,才能有热情、有能力去建造属于自己的“第一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