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海收购鱼货,打破当地“女人上船,船要翻”的老话,从“提篮小卖”起步,一点点把海产品生意越做越大。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见习记者 陈姝
■ 徐荣木
近日,在浙江舟山新城管委会千岛街道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上,应优芬作为街道唯一一位女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活动,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前重温了庄严的入党誓词,身为街道企业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她倍感荣幸,但更多是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她创建的舟山市普陀大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历经30多年的发展,深受消费者的信任与肯定,她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让“东海渔嫂”这个品牌从舟山走向世界。她曾荣获“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实现了个人价值,展现其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也带动了身边的姐妹们创业。
浪尖上起步的创业
“来来,这个大螃蟹比较好,我给你挑。”应优芬边说边弯下腰,“秒抓”起一只正在爬行的螃蟹扔进了竹框里。不到一分钟时间,她就选好了十只螃蟹。
弯腰,抬头,选螃蟹这样的动作,每天都会重复很多次,一天一万多只螃蟹只要她眼一瞄,手一掂,就能判断蟹的品种与质量,分毫不差,蟹笼蟹、单拖蟹等数十个品种都不会认错,筛选技术炉火纯青。
或许因为这双手长期在海水中浸泡,起皱脱皮,手上还有被螃蟹咬过的疤痕,手指关节有些肿大,她的双手看上去与她的年龄并不相符。但也正是这双勤劳的双手,让她在创业路上,历经风雨坎坷后,迎来现在的良好势头。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应优芬的公司就建在这个渔场里,想当初,她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舟山有句“女人上船,船要翻”的老话,当时应优芬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忽略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冒着随时会遇上风浪的危险,出海收购鱼货。她凭借不怕吃苦的信念,从“提篮小卖”起步,一点点地把海产品生意越做越大。2004年,应优芬在浦西高科技园区购买了10亩土地,建起了800吨级冷库和7000平方米的厂房,从原料收购销售转向了精深加工。
回顾最初创业的艰难,应优芬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感慨道:“当时也没有想到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在浪尖上打拼的成功经历让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只要坚持辛勤劳动,就可实现女人的自我价值。”
姐妹一起富才是真富
“真的很感谢应大姐,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已经在公司工作13年的戴舟丹说起应优芬的时候,十分激动,“应大姐待我们真是亲如姐妹,比如,她给每位职工建立生日档案,每遇到职工生日,她坚持做到办一个生日派对、送一束鲜花、一盒蛋糕、一本好书,让我们感觉在这个集体工作很温暖。”
据悉,公司从创业至今,每年都会培训300多名渔嫂,让她们学习生产加工的新技术,提高业务能力。目前通过公司培训后从事水产品加工的妇女已达1万多人,她们的收入也得以提高。
“一人致富,也要带动大家一起富,这才是真正的富嘛。”应优芬笑道。
崔明轩是一位来自山东的农村女孩,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应优芬的公司工作了9年后,不仅挣了钱,还锤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回山东老家之后,她利用在公司学到的理念与本领,在家乡创业,带领身边群众脱贫致富。
应叶君是一名工作了6年多的老员工,在公司吃苦耐劳,表现突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销售经验后,也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应优芬在带领姐妹们一起致富的同时,也很关心大学生创业就业。公司作为浙江海洋大学的实习基地,自2002年起,已有近千名学生来这里实习。应优芬特意选择了一批有经验的老师和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学生,许多大学生在这里提高了科研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创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质增效再上层楼
“闯一番事业只有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具备科学管理能力,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应优芬说。
于是,在海产品加工上,应优芬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超低温液氮“秒冻锁鲜”技术,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让海产品在一年内解冻后风味和营养成分得以保存,同时她还借智引力,与浙江海洋大学联合研发,新产品广受欢迎。
据介绍,目前公司拥有200人左右的加工队伍,年产值超2000多万元,生产的冻品、腌制品、熟制品三大系列产品通过了QS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等,在全国20多个城市通过发展独家代理商的形式设立了专柜和专卖店。
目前,应优芬决定再次提质增效,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定向提供不同的海产品。同时,通过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重新设计,精准“锁鲜”,拓展营销渠道,建立品牌网站等一系列措施,打造精品系列。她期待通过创立“互联网+海产+物流”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凭借浙江自贸区的现代物流配送平台,让“东海渔嫂”这个舟山著名品牌走出国门。
“今后,我要当好海岛女性创业就业的‘领头羊’,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带动培训更多的渔嫂创业就业,共同奔小康,为海产品深加工后备人才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应优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