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丽丽
“这是什么垃圾?”以后这可能不仅是上海人要面对的拷问了。
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巨大需求,是否意味着垃圾产业是创业蓝海?其中有哪些创业机会?笔者就此和投中网商业深度部副主编韩洪刚做了一场对话。
问:从7月1日起,上海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开罚单。现在很多人觉得扔垃圾麻烦,侧面说明这也是一个痛点。有痛点可能就有商机。“垃圾”创业会是下一个风口吗?整个产业链上有哪些创业机会?
答:我觉得这不足以成为一个风口,因为风口需要故事包装,觉得它能改变未来、改变世界,但是垃圾分类非常古老,它不具备风口的要素,比如互联网改造的可能性,它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扩张。
但是商业机会肯定是有的。一是环保环卫装备,比如提供手套、垃圾桶、垃圾车,主要集中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还有分类运输,二是垃圾的处理,厨余垃圾粉碎机的需求也会增加,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
问:垃圾分类是否会催生新的职业?比如代收垃圾的网约工。
答:这个职业以前就有。之前垃圾分类依靠的是拾荒者,还有那些骑着小车上门回收的叫游商,另外一些会开店的称为坐商,它们构建了中国之前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所以这不是一个新职业,只是之前没有互联网化,曾经有人尝试过,但并不成功。
问:国外有一种平台叫作垃圾Saas服务,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垃圾处理公司)做更好的垃圾分类。
答:这就是典型的“卖水”(围绕风口和热点提供辅助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这个前提是需要“水”的人足够多,现在强制分类还是以生活垃圾为主,目前只在上海一个城市推行。这类专门做企业垃圾分类的模式,需要政策推广得更深一些才会出现。
问:有报道称,现在很多初创公司都不太想做垃圾分类这个赛道。这是什么原因?
答:一个商业公司不想做一件事肯定是因为不赚钱。这里的垃圾分类指的是自己提供人手,上门做垃圾分类回收服务,主要的成本来自于人。这些公司与拾荒者高度重叠,所雇佣的回收垃圾的人流动性特别大,人员管理成本高,很难有一个持久稳定的经营模式。因此,互联网需要做太多线下的工作,但线下工作从来不是互联网擅长的。
另外,垃圾分类也很难吸引资本进入,资本需要超额回报,五倍甚至十倍,但垃圾分类没法带来这样的效益。如果我作为投资人,不太希望“捡垃圾”成为我的代表投资作品,会有品牌方面的考虑。
问:但这样人们可能很难培养起环保意识,有人觉得这也违背了推行垃圾分类的初心。
答:这个思路颠倒了。因为国家的监督和法律,是要顺着人心走的。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永远是顺应人性的,它会激发人善的一面。现在拾荒者数量减少,需要把这部分的工作分摊到每个普通用户身上。
上海现在的垃圾分类出现了定时定点投放,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员监督,说明前期这个项目依靠监督才能运转,如果有商业进场的话,能通过商业缓解一部分监管压力,这肯定是件好事。不管是商业手段还是监督手段,都会让人有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