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乡村振兴周刊 治理 一座被时代激活的千年古镇 万利军:清白做人 明白做事 驻村干部应准确把握角色定位 乡约山西泽州县给网络人才说媒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座被时代激活的千年古镇

历经辉煌与没落,山西晋城千年古镇大阳曾经深藏大山,寂寂无闻,如今却因旅游开发而重现生机,镇上游客如云,热闹非凡,越来越多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又沿着千百年来祖辈踏过的路,回到家乡开始创业……

大阳古镇铁铸标识

韩春凤经营的“贺记凉粉”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虽已是盛夏季节,但深处太行腹地的大阳镇,仍然让人感到一丝凉爽。

夜幕开启之时,印有“大阳古镇”字样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最让人期待的“打铁花”表演吸引了镇上几乎所有的游客。1600度高温的铁水在夜空华美绽放,此起彼伏之间,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宛若过年的烟花,赢得游客一阵阵的喝彩。

这个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镇,群山环绕,规模宏大的城池寨堡、民居商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脉络,岁月赠予这个古镇的不仅是古老的街巷,还有厚重的“大阳文化”。

历经岁月的沧桑和曾经的辉煌与没落,如今的大阳古镇因旅游开发而重现生机,镇上游客如云,热闹非凡,越来越多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又沿着千百年来祖辈踏过的路,回到家乡开始创业……

这是一座活着的古镇。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沧桑古韵;一街一巷,一院一门,又彰显出时代赋予的繁荣与活力。

旅游开发,唤醒沉睡的古镇

“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上下两书院,沿河十八庄;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常。”流传至今的这则民谣,仍然可以让人联想到这个千年古镇曾经的辉煌。

大阳古镇拥有国内现存最大的元明清古建筑群,古镇中的建筑多半是二层阁楼式的,尽管历经岁月的侵蚀,许多建筑破败不堪,但仅从存留的建筑规模,仍然可以想象曾经的富庶与繁华。置身其中,找寻岁月的痕迹,倾听历史深处的声音,让人感觉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和历史对话。

西高东低的地形,让大阳古镇从高处俯瞰,形似大龟。古镇入口处铁铸的“大阳古镇”四个大字,每个都有30吨重。不时有游人在铁铸大字下合影留念,在人与铁的画面中,“大阳古镇”几个字更显高大厚重。

大阳素有煤铁之乡的称号,如今备受游客青睐的“打铁花”,正是源于其丰富的矿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出产的“阳阿古剑”就已驰名九州,明清时铸造业更是繁荣一时。其出产的针更是远销中亚,古镇大阳也因此获得“九州针都”的盛誉。

大阳乡土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王天明是土生土长的大阳人,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由于煤铁资源丰富,大阳经历了“辉煌的10年”。但随着环保督查力度的加强,大阳“没落了20年”。

千年古镇深藏大山,寂寂无闻。一次偶然的机会,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到访大阳古镇,惊叹于大阳的明清古建筑,“这么大的体量,中国少见。”随着媒体和外界的关注,大阳古镇为世人所知晓。2008年10月,大阳古镇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1月,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5年9月,北京的一家公司看中了大阳庞大的古建筑群,开始投资搞起了旅游开发。 2018年2月,大阳古镇旅游对外试营业,试营业当天,通往大阳的路被前来参观的游客堵了个严严实实。

“通往古镇的旅游公路正在规划中,再过一两年,大阳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展现她的古朴厚重。”晋城大阳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品牌总监陈鑫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随着大阳古镇的开发,目前游客呈指数级增长。“交通条件的制约和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这些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回乡创业,让古镇重现生机

漫步大阳古镇,可以在曲径通幽中,感受古朴与贵气;也可以在品评美食中,体味厚重与魅力。

“现在大阳热闹了,老百姓也挣了钱,多亏了政府开发旅游。”“贺记凉粉”铺前,82岁的韩春凤正在招呼游客。2016年,镇上搞旅游开发,她是第一个租房的商家。

年轻时在镇上摆地摊卖凉粉的韩春风,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儿女都在城里住,但她不愿离开镇子,“这里有自己所有的记忆,也有街坊邻居,舍不得离开。”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小院里就会挤满了人。看着嬉戏打闹的儿孙,韩春凤似乎看到了大阳正在恢复往日的繁华。

1989年出生的李臭臭是老人的孙媳妇,原本在国企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看到镇上的发展,她也有点坐不住了。在家人的劝说下,2017年,她辞掉了国企的工作,回来帮助奶奶打理起了凉粉店。

奶奶主内,李臭臭主外,在奶奶的精心调教下,原本斯文的国企白领李臭臭成了大阳镇游客眼中的“凉粉西施”。谈到回乡创业,李臭臭觉得,“虽然一年有十多万的收入,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创业有成就感,还能照顾奶奶。”

范玉洁同样是游客镜头中的常客,她的“老范馔面”成了不少游客攻略中的必选美食。范玉洁的父亲范锁喜是省级非遗项目大阳馔面的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让范玉洁对大阳馔面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2015年10月,在市环保局工作了8年的范玉洁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泽州县司徒小镇明清一条街开了一家馔面馆。有父亲的指点和名气,范玉洁的“老范馔面”很快成了司徒小镇最红火的小吃店,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知道了大阳馔面。

正当司徒小镇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范玉洁听到了老家大阳镇要进行旅游开发的消息。在和父母商量后,她把自己的“老范馔面”开到了生她养她的大阳。范玉洁梦想自己的馔面馆改造成一家“大阳馔面非遗体验馆”,集大阳馔面的介绍、制作工艺参观、体验和品尝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既让人们品尝到传统美食,也可以把大阳馔面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如今,范玉洁注册了“老范馔面”的商标,她希望这一碗面能走出晋城,走向更大的市场,成为宣传晋城的一个新招牌。

大阳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品牌总监告诉记者,随着大阳古镇的开发,和范玉洁和李臭臭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到家乡创业,在寻找乡愁的同时,将这个千年古镇介绍给外面的世界。

在大阳镇小广场和每个古院落门前的空地上,都会看到身着各式服装的妇女在进行古民俗表演。跑驴、抬花轿、小鼓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大阳镇三分街的妇联主席来爱平告诉记者,所有的民俗表演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会改联”后,大阳镇28个行政村妇联均配齐了副主席,执委也增加到420名。许多热衷于传统项目的传承人和带头人被吸收成为妇联执委。“现在村妇联牵头组建了古镇景区民俗表演队伍,平时每天都有传统节目的表演,大多由妇联执委负责。妇女们在展示大阳‘半边天’的同时,也在为家乡的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由大阳镇提供)

大阳镇夜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