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3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闻 习近平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 汉水岸边三个女人同唱“富民兴村戏” 我国首个奶粉溯源小程序上线 用劳模精神点亮心灵 许党报国 白首证初心 让“三个注重”成为广大家庭的共识 江西:慈善捐赠不得附加违反公序良俗的条件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90岁老党员李玉珍用奋斗诠释信仰的力量

许党报国 白首证初心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 王祥

17岁参加革命,经历“11·27”大屠杀,离休后仍坚持服务23年……重庆江北区老干部局二楼会议室里,一位老党员正在为该区妇联和老干部局的女干部们讲党课。

进门落座,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看到老人脸上写满沧桑,眉宇间却透出一股从容和坚毅。据江北区妇联主席杜渝蓉介绍,老人名叫李玉珍,今年已90岁高龄,自17岁参加革命以来,她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奉献给了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跟随老人的讲述,我们回顾这位7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的不凡经历,找寻她不忘初心的源泉。

种下初心,17岁投身革命

一次,江北区老干部局组织离休老干部祭奠“11·27”大屠杀烈士,出发前,一位叫李玉珍的老人对局长张定敏说,她今天要去看望老战友了。张定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人家年轻时是川东地下党成员,参加过学运、工运和地下武装斗争,渣滓洞、白公馆里的许多烈士都是她的战友……李玉珍的传奇故事,就这样浮出水面。

1929年,李玉珍出生于重庆渝中区南纪门一个贫苦家庭,15岁时,她参加了女青会识字班,班里一位姓杨的老师是共产党员,不仅教李玉珍读书识字,还教给她人人平等的进步思想。在杨老师的影响下,李玉珍心里的共产主义种子开始慢慢萌芽,17岁那年,她毅然投身革命。

1947年“六一”大逮捕惨案发生后,作为学运骨干,李玉珍成了国民党的监视对象,组织上安排她转移到梁大达特区川东游击纵队搞农村武装斗争,负责为游击部队传递信息。

“我吃得了苦,长得黑,乔装容易,组织就安排我当了交通员。”李玉珍说。有一次,她得到消息,敌人即将包围附近山上的游击队。为通知游击队转移,她直接从山林里运木头的伐道一路滑下去,到达山下时,双腿已是血流不止。“当时没觉得痛,只觉得要完成组织上交代的任务。”

游击队撤出后,敌人以为游击队还在山上,结果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这让在远处山上观望的游击队员大笑不已,他们还编了一首歌:“提起那保安队,硬是呕死人,架起机关枪,提起大火炮,糊里糊涂惊惊慌慌整它几百炮……”唱起当年这首歌,老人仍吐字清晰、曲调欢快,脸上满是笑容。

烽火岁月,直面屠杀毫不畏惧

1948年2月,李玉珍加入中国共产党,烈士兰蒂裕是她的入党介绍人。1949年,她回到重庆主城,做起了联络员工作,组织上安排她与江姐的丈夫彭咏梧烈士的前妻谭正伦住在一起,这样既方便开展工作,也能帮谭正伦照顾彭炳忠(彭咏梧与谭正伦之子)和彭云(彭咏梧与江姐之子)两个孩子。

“不要说是江姐的孩子,就算是其他同志的孩子,我也会照顾好。”江姐入狱前,李玉珍已知她的大名,得知其在狱中的英勇事迹后,她对江姐更加崇敬。讲到情绪激动时,李玉珍现场朗诵起了赞美江姐的诗歌:“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亚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女儿的典型。”

那段日子里, 李玉珍外出完成联络工作后就回到住处,和谭正伦一起照顾两个孩子,给他们做饭,抱着他们玩耍,给他们唱歌。“由于小云(彭云)的舅舅舅妈也是地下党,小云长大后,我们还一直保持联系。”李玉珍说。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在即,国民党反动派逃跑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地的革命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史称“11·27”大屠杀。面对敌人的暴行,李玉珍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前往现场,负责接待烈士家属和遗体认领工作,在现场足足守了三天三夜。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德惠烈士,是他的妹妹和夫人来认领的遗体。”李玉珍说,刘德惠烈士的妻子来到现场后,找到了一具遗体,但已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她只知道丈夫穿了一件银灰色的毛背心。李玉珍一层层揭开遗体衣服,当看到银灰色的毛背心时,刘德惠烈士的妻子跪倒在地,号啕大哭。

“后来有人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但是恨。”李玉珍说。

和平年代,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重庆解放后,李玉珍被安排到市妇联工作。刚解放的山城百废待兴,各项工作亟须开展。当时重庆市妇联没有办公场所,组织上派李玉珍为妇联寻找办公场所,从小在重庆主城长大的她很快就完成了组织上交代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入驻了许多兵工企业,支持国防建设。在重庆市妇联工作期间,李玉珍主要负责重庆主城各兵工厂的妇联工作。她常走进工厂,带领家属们做好互助工作,成立家属委员会,让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们无后顾之忧,为工厂的高效运转做出了贡献。

后来,李玉珍被调离重庆市妇联,先后在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江北区供销社和江北区干果公司工作,直至1986年离休。

离休不离党,服务离休老同志发挥余热

从17岁走上革命道路到离休,数十载里,李玉珍为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建设奉献了一生。时刻不忘党恩的她离休不离党,连续23年担任江北区供销社老协主任和区改制企业离休支部书记,成了老伙伴们的“服务员”,继续发挥余热。

李玉珍带领的支部是全市唯一一个全部由离休老干部组成的支部,支部成员平均年龄达89岁。虽然都是老同志,但在李玉珍的带领下,总支每月的政治学习,这个支部的出勤都是最高的。在李玉珍的影响下,2009年,时年78岁的老同志方罗云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时被传为佳话。

团结带领老同志做好政治思想学习之余,李玉珍更用真心真情关心着老伙伴们,每次老干局去慰问老同志,她都主动要求参加。“李老跟着我们跑了好几天,都是早出晚归。”张定敏说,李玉珍与这些老同志之间有着特殊的革命友谊和工作友谊,老同志们都喜欢和她在一起,“慰问老同志,她去比我们去更有效果”。

当好“服务员”的同时,李玉珍的老年生活也丰富多彩,参加老干艺术团、上老年大学、学习法律和电脑知识、为年轻干部上党课……她从未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与追求。

李玉珍说,她从水深火热的旧中国走来,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更应该感恩。因此,她给外孙女取名傅予,希望她懂得付出,懂得给予,懂得感恩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幸福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