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6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坚守初心,为妇女群众谋幸福 垃圾分类如何做到“对症下药”? “只养天鹅不养猪”背后是逐利之心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成绩、有困惑、有探索

垃圾分类如何做到“对症下药”?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物业人员通过舞蹈的形式吸引楼内人员参与了解垃圾分类。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再次将垃圾分类问题提升至新高度。

垃圾分类,一项做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为何依然成效不大?老百姓的投放和政府部门负责的收集、运输、处置,四环节中哪个环节被卡住了脖子?有什么举措有助垃圾分类的推行?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政府须加大宣传力度

在某网站做的有关垃圾分类问题的网友提问中,记者发现,大家积极参与,但困惑很多:一般家庭的垃圾现在应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干湿还是是否可回收?现在家庭中的有害垃圾应如何处理……

记者统计发现,这几个问题,是网友问得频率最高的,百姓对垃圾分类问题的茫然,是否是我国垃圾分类没做好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们政府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这几年,但因宣传不够,百姓不知情,在家里做分类的积极性肯定就不会高。”自然之友垃圾减量项目主任孙敬华对记者说。从志愿者做起,多年的实践、调研早已让孙敬华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行动者。

孙敬华介绍说,在我国的生活垃圾中,占比最大的是厨余垃圾,重量可占到家庭垃圾的50%到70%,夏天尤为明显。如果能够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垃圾就可直接减半。分出来的厨余垃圾可用来堆肥、厌氧发酵产沼气等,有效利用的途径很多。

无动力的行为降低参与意愿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显示,超九成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仅三成认为自身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

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很多人往往把板子打在百姓“素质不高”“没有好习惯”等问题上,事实是这样吗?

最近,多年关注垃圾分类问题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吕维霞正在调研垃圾分类中居民的动员机制问题,即“为什么老百姓参与意愿不高?”虽然结果未最终得出,但吕维霞有了基本的判断。

吕维霞认为,目前我国最急需做的是打通后端渠道,提高分类后垃圾的再利用率,提高百姓的分类意识。

对于做好渠道的问题,孙敬华非常认同。她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大环节,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其他三个环节由政府负责。如果后端的渠道和设备不能保证,前端分类就难以推进。例如有害垃圾,目前很多城市还没建设好有害垃圾处理厂,前端分类就遇到极大的障碍。“也有的刚起步做分类的城市,一边做前端教育,一边做后端建设,先建立百姓的习惯,等后端建好了,整个链条就可直接打通。”

加强向示范地区学习

垃圾分类中的四大环节中,任何一环被卡住都会让整个链条无法运转。多年来很多城市的情况是,政府部门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居民在分类投放上的不配合,居民的不配合导致政府决策者对推进垃圾分类信心不足,这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进展缓慢,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居民对分类投放必要性的怀疑。

为什么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我们是否可以效仿?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可以说做到了360度无死角的教育、宣传和执行。” 吕维霞介绍。她举例说,比如在宣传教育方面,家长以身作则从小教导孩子培养环保意识;学校是垃圾分类教育的主战场,垃圾问题已纳入小学课本;如果有人没有执行垃圾分类,会被邻居等瞧不起;有专门的垃圾分类从业者;等等。

据介绍,日本采取的是定时定点扔垃圾,并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法律来保障垃圾回收的实施;中国台湾实施“垃圾不落地”的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垃圾费随袋征收,形成了“污染者付费,多扔垃圾多出钱”的机制。

众所周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孙敬华对此表示,“上海一直是垃圾分类的排头兵,我们很羡慕上海。”

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明确在46个重点城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截至2018年底,46个城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23.6%。从今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也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

未来,推动垃圾分类,还须对症下药。

孙敬华一再强调,首先,让市民看到身边的改变,才有信心做分类。其次,需要政府部门更加细致、合理、明确的考核标准细则,要让各级部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再次,政府要为有害垃圾、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收运建立正规途径,方便居民投放。最后,对于儿童垃圾分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普及,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有效的方式是实践。

“法律的作用不可忽视,要逐渐把垃圾分类的各级责任上升至法律层面。” 吕维霞强调说。

作为一个常年研究垃圾处理的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教育宣传外,抓紧建设分类收运及处理设施、立法推动并严格执法、建立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下的部门协作机制、将垃圾分类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或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办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