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第三届“跨学科视野下的性/性别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中国性学会性人文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与会学者围绕生育行为、生育风险、女性健康、性观念与性教育,以及医护行业的性别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从社会人文视角切入,对女性生育、健康等进行权力与制度分析,也关注到性观念传播、性教育推进及生育风险防范的可行路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刘天红
近日,第三届“跨学科视野下的性/性别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中国性学会性人文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50余人参与研讨,与会学者围绕生育行为、生育风险、女性健康、性观念与性教育,以及医护行业的性别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生育、健康与风险
生育是女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生育健康不仅是医学、生理学关注的重要领域,更与包括性别关系在内的社会制度紧密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少鹏对20世纪50年代初开展的接生婆改造运动进行了分析,认为接生婆改造过程伴随着现代观念传播与尊重乡土制度、乡土经验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新法接生推动了现代知识的建立,女性私密的身体变得可以在公众领域呈现,接生逐渐变得职业化。另一方面,接生婆改造充分尊重乡土中国的经验和秩序,旧产婆并没有完全被推翻,而是使其接受新知识。但也应注意,新法接生中,对“性”是回避的,生育的污名化依然存在。妇联系统在接生婆改造过程中通过姐妹情谊,联系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妇联干部用妇女群众的语言与其沟通、走群众路线、搞群众宣讲,赋予妇女群众以知识理性,而不是将其当作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丁辉教授从医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对职业女性面对的职业压力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当今社会女性面临着多重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成为女性压力的重要来源。在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心身性疾病中,原发性痛经、经期综合征、不孕症、产后抑郁、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和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疾病及很多癌症与不良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密切相关。仅依靠医疗手段是治标不治本的。促进女性健康,要关注生活模式、工作模式、生理心理的多重调节作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郭戈从地方生物学视角出发考察女性的妊娠风险认知。她认为地方生物学视角突破了已有生物医学对孕期健康风险的单一定义,强调多元医疗文化对女性妊娠风险认知的建构作用,其中生物医学文化有关疾病风险的定义与医学本身的不确定性是女性妊娠风险的重要来源,传统医疗文化则通过对女性“身体问题化”“疾病性别化”“风险日常化”的建构极大地扩展了她们的身心风险体验;地方生物学关注医学应用场景对个人风险体验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女性在求医行动中所遭遇的由多元医疗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治疗困境,又有医疗资源不均衡所引发的求医焦虑,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女性的多元化、医学化的妊娠风险体验。
医护行业的性别建构与性别歧视
在女性医务工作者队伍中,女护士群体数量庞大,护士行业的职业化进程与其性别建构具有错综复杂的联系。传统性别观念在当下家庭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内女童依然面临着不同形式的性别歧视。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冬玲对19世纪以来护士职业的专业化与女性化过程进行了考察,借此探讨护士职业性别建构的过程。她认为,护理职业的女性化并非女性本能的自然体现,而是在西方护理职业化过程中,护理先驱者与社会、与医生群体,关于女性气质与护理的专业特性及专业位置进行互动协商的结果。这个过程一方面给女性提供了经济独立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并未挑战女性在社会上的从属位置,还将关怀强化为女性的自然特质。这给护理从业者的专业地位发展带来了隐忧。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唐琦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调查数据,对中国家庭中儿童性别歧视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中国家庭中依然存在着父母对于儿童的性别歧视,多个指标显示父母对于男孩有很多的照顾和关心行为。由于父母关心较多的儿童能够更多获得较好的健康状况和智力、情商发育情况,因此被性别歧视的不同年龄段的女孩在这三个指标的得分基本低于男孩。同时,受城乡差异影响,城市男孩的发育状况好于城市女孩,好于农村男孩,好于农村女孩。唐琦认为,改善家庭儿童性别歧视的关键在于改善家庭中母亲的生活及发展状况,着力改善女性的工作状况、受教育年限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性观念与性教育
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性”观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性教育对生育、健康及和谐家庭社会关系的建构都极其重要。
清华大学博士后杨力对“五四”时期性观念的引入与传播状况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她发现,五四时期,利用同时代西方人文科学的知识、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视角肯定人与生俱来的性欲,肯定女性和男性具有相同的性欲,成为了讨论的中心议题。五四时期围绕性的讨论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传统礼教的性禁锢和性压抑的批判,在此基础上突出科学的性观念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副教授韩英红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思想家张竞生的性教育观进行了考察。张竞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性学家、计划生育的首倡者。韩英红认为,对张竞生的思想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计生、性教育、婚姻问题不应该是其思想的全部。张竞生把性的教育与美学放在一起,其美的人生观致力于塑造健康的人,主张美的人体是情感、知识、志愿与审美的有机体。人的性行为是具有社会性的,不仅追求肉体上的快感,更是精神上的快乐。
人们对于性教育的观念和态度对性教育的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杨静以当代国内性教育的先进理念为基础,探讨性教育态度问卷的编制问题,并在科学施测与效度检验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份包括性别多元观、性别平等观、性教育观、恋爱与性四个维度共29项指标在内的性教育态度问卷,并对这份问卷在模型结构拟合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谢醒瑶对英格兰亲密关系与性教育课程进行了介绍与讨论。亲密关系与性教育课程以处理亲密关系为教学重点,内容涉及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三个方面,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型性教育。在对英格兰亲密关系与性教育课程的目标、背景、实施渠道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谢醒瑶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家校冲突、师资短缺、各地性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她建议在性教育的过程中,组织者更应该做跟护者而非引领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建构过程,打破以往学生的“失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