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5月13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婚恋周刊 关注 “红”遍上海滩的公益红娘范本良 婚姻:生命历程的幸福港湾 美国:谁在反对带薪产假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婚姻观变化的规律,对接优良的婚姻传统与婚姻的现代价值,保持婚姻观的思想性、民族性和先进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

婚姻:生命历程的幸福港湾

开栏的话

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婚恋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时至今日,婚恋选择个性追求的多元化、婚姻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婚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促使我们凝聚各方力量来共同探讨我们这个时代的婚恋观。

从今天起,本版将陆续推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婚恋观”大讨论,邀请学者、情感专家,以及我们身边的你、我、她(他)畅谈,如何认识当代婚姻的价值,新时代要提倡什么样的婚恋观……

■ 叶文振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制度安排,它为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世代传承下来人们对于婚姻的心理态度和价值取向,或者称之为婚姻观。婚姻观一方面影响着婚姻制度的现实存在和运行,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婚姻观自身也凸显出动态的时代特征,从过去相对固化不变的状态转化为与时演变的态势。把握婚姻观变化的规律,对接优良的婚姻传统与婚姻的现代价值,保持婚姻观的思想性、民族性和先进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

婚姻观的历史变迁

婚姻观是人们对于婚姻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要不要结婚、为什么结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什么时候结婚、用什么方式缔结婚姻、婚姻关系是否可以解除、离婚后是否可以再婚等等,在很多情况下,婚姻观体现了人们对男女性别关系、功利与爱情关系、社会与自我关系的观念意识与价值取向。

我国婚姻观大约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变迁,一是五四运动期间从传统婚姻向反封建婚姻转变,禁锢了几千年的封建包办婚姻出现瓦解迹象,一些年轻男女开始勇敢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甚至一些女性也从“三从四德”的婚姻观里挣脱出来;二是新中国成立时期用法律形式推出的民主主义婚姻观,包括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两性婚姻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婚生子女合法利益等等;三是改革开放时代逐步出现的重视婚姻关系实际收益、婚姻过程自我价值,以及婚姻选择个性追求的多元化婚姻观。是哪些因素催生婚姻观的这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都蕴含哪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意义,还有哪些变迁应该成为新时代提倡的婚姻观,都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界相关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际上,不论是民政部门法院系统行政登记的统计数据、全国妇联与国家统计局联合举行的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获得的婚姻数据,还是学界承担的各种婚姻课题的研究发现等等,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尊重婚姻自由、保护婚姻权益和注重婚姻幸福感的婚姻观变迁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但过于追求婚姻的物化条件、个人收益和自我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婚姻的情感环境、激发了婚内的人际矛盾,特别是推高了婚姻的解体危机,缺乏引导的婚姻观变迁还是存在着难以预测的社会风险。

婚姻观的时代期盼

对比一下三次婚姻观的变迁,可以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婚姻观变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与时渐进,显得变速越快、领域越广和越发深层次,对婚姻制度和婚姻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发重大,现在结婚热情不高和结婚率走低、婚姻维持信心不足和离婚率走高,尤其是优秀的职业女性迟迟不愿进入婚姻关系、甚至终身不婚,70%的协议离婚又是由已婚女性提出,都说明加大对婚姻变迁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我以为,从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期待来看,与之相匹配的婚姻观应该是具有比较饱满的思想性、民族性和先进性。

有思想性的婚姻观是建立在家国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基础上的,这种思考富有家国情怀,是把婚姻关系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来分析的;这种思考拥有理论品质,是把婚姻生活与不同学科调研结果结合起来理解的;前者超越了婚姻只是个人私事的狭隘,兼顾了个人婚姻选择与民族兴旺国家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后者跳出了情绪化的时尚,或者只是简单的跟风,融入了对婚姻选择的多学科和多国度的理性比较。因此,有思想性的婚姻观一般是乐观、积极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一般不会发出“我不想做妻子,但想做一个母亲”的感叹,不会“闪婚闪离”,把婚姻当作情绪化的“儿戏”,也不会用婚姻去限制妻子的社会参与,把她内化为生育的机器和家务的钟点工,它既体现个人的风格与偏好,又展示超越个人的理性追求与责任担当。

有民族性的婚姻观是选择性地吸收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婚姻传统,在与新时代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中加以发扬光大。我们传统婚姻观中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宁拆一座桥,不拆一桩婚”等等,都是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来,而且经过多少婚姻生活实践证明的好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在几千年里保持着中华民族对婚姻的敬意与热情,用稳定的婚姻支撑人口繁衍、家庭延续和国家兴旺,而且还在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显示出我们婚姻观的民族优越性。怎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理解传统婚姻观的时代价值,或者赋予传统婚姻观的时代新意,让我国的婚姻传统不被隔断、不被轻视,这都是有民族性婚姻观的要旨所在。

有先进性的婚姻观是立足于正确的家庭思想和婚姻理论,而且还有效地指导日常的婚姻建设,使整个婚姻生涯充满可持续性和幸福感,并且外溢为对其他婚姻的良好示范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助力。先进的婚姻观表现在赖以建构的是代表一个社会对婚姻的正确理解和价值定位,如体现习总书记的“三个注重”家庭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离了婚姻悲观论、物化论和束缚论等不正确的认识;先进的婚姻观还表现在它对婚姻的信念和实实在在的呵护与付出,它相信婚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情感港湾与幸福源流,相信婚姻的本质是有利于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相信婚姻的功效大小在于婚姻当事人的实际作为,所以它敢于去迎接婚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善于去发现有利于婚姻建设的诸多机遇;先进的婚姻观更表现在它富有历史使命感、富有代际传承和社会传导的责任感,努力把自己的婚姻理念和经验转化为强大的家庭内外部的经济性,能够对其他婚姻的存续有启发有帮助,对人类社会婚姻制度的完善与优化有助力有贡献。

婚姻观的转变路径

为了扭转改革开放以来婚姻观40年变迁中出现的一些偏差,推进新时代思想性、民族性和先进性的“三性”婚姻观建设,有几个重要的转变路径是不能不走,而且是行之有益的。

结合我国婚姻制度的现实情况,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三个注重”家庭思想,是首当其冲的,这种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家庭婚姻的制度初衷和对整个人类社会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普惠价值;鉴于婚姻关系是家庭这辆车的方向盘,婚姻不稳,家庭就会失序,不能正常运行,婚姻关系还是动力机制,婚姻故障,家庭就会失能,就会停滞不前,这种学习还会从理论和思想上加深对婚姻在家庭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来更加正确地定位婚姻观的价值取向、调适婚姻观的内涵结构。

其次,要在家庭内外部,注重先进婚姻观的代际示范和社会宣传。家庭生活是一个人婚姻观起步初成的重要场域,要把先进婚姻观纳入家风家教建设之中,并辅以健康有爱的婚姻生活氛围的直接熏染和引领,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给婚姻观正确定向。在社会外部,要形成旗帜分明的思想共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舆论的筛选机制,严格把关自媒体和公共传媒对婚姻观各种形式的宣示,让先进的婚姻观始终占领社会宣传的主阵地,引领婚姻观的形成过程和变化潮流。同时还要把婚姻家庭知识,特别是先进婚姻观的理念、内容与意义纳入学校正规教育计划之中,把专业人才培养与先进婚姻观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后,还要在学术界加大对婚姻家庭、对婚姻观的变迁规律和方向把握进行多学科研究,通过更加系统更加客观的婚姻观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握婚姻观变化的动态特点,甚至预期婚姻观的未来变化趋向,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立法施策的现实依据和舆论宣传的理论支持,营造一个人人提炼和分享先进婚姻观形成的经验、关心和参与健康婚姻制度的建设的婚姻友好型的社会氛围,让婚姻真正成为生命历程的幸福港湾!

(作者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