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5月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看点 《何以为家》:漂泊的童年,流失的爱 《四世同堂》:一部不屈的平民史诗 《等你上钩》:希望你能“用心去爱,远离伤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以为家》:漂泊的童年,流失的爱

这部看似探讨“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却旨在体现更宏大命题的电影,其实只是从“小我”这个沉重的话题开始来祈祷爱与和平。《何以为家》并没有消费苦难,作为黎巴嫩知名女导演的娜丁·拉巴基只是采用了更直接的方式,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另一种孩子的童年。影片中,赞恩的生活、赞恩的境遇,都来自现实社会赞恩真实的人生。这个叙利亚难民的小孩儿,用真挚的表演所呈现的不过是他的生活日常……

■ 钟玲

如果,生命的颜色只是无穷尽的黑暗,你还会感恩父母将你带到人世,拥有这独一无二的人生吗?

当自始至终充斥着忧伤基调的电影《何以为家》,最终定格在12岁的小男孩儿赞恩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时,从观影伊始便存于我心中的压抑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而那个疑问,我也在影片结束的1秒钟后, 找到了答案——不,我宁愿自己从未来过这个世界,我不要这样的人生,也绝不希望有另一个生命来重复我的人生。

尽管早就知晓,即使在同一片天空下,人们所生存的世界也千差万别,但赞恩的遭遇还是让我感到胆战心惊,他的痛苦也让我不自觉地去想象,如果我是他,又该如何面对那挣脱不了的悲惨命运?但这个问题,我找不到答案。也许,处于如斯境地,在机会未达之前,没有人能够予以解答。也难怪影评人史航说,《何以为家》是比整个《复仇者联盟》都要悲伤的电影。其实,何止,哪怕是一百部《复仇者联盟》,也敌不过这部原本名为《迦百农》的黎巴嫩电影,这部由人物原型本色出演、带着纪录片风格的《何以为家》就是“悲剧中的悲剧”。

影片从赞恩在法庭上对亲生父母“为何生下我?”的控诉开始,以赞恩的视角向我们回忆了整个故事,在倒叙与插叙的不停转换中,一个过早代父母挑起生活重担的小男孩的纷乱童年就这样展现出来:黎巴嫩,贫民窟,赞恩与父母、弟弟妹妹们生活在一个不足以称之为“家”的房间里。那里没有一张像样的床,几个幼小的孩子在夜晚只能委屈在地板上“叠”着睡。他们没有身份,常常食不果腹,大一点儿的要帮助父母维持生计,小一点的被锁链困住了脚像狗一样长大,更小的孩子则被母亲抱在手中,然而她的态度却让人感受不到一点温存。

被幸福感限制了想象力的人们,能够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都可以做些什么吗?

破败不堪的街道,狭小杂乱的房间,在这里野蛮生长却从不知年龄几何的赞恩,有着超出实际年龄的成熟,他用羸弱的身躯运送沉重的煤气罐;他用娴熟的技巧去药店买来处方药再与母亲一起制作毒品;他像成年人一样劳动贴补家用,回到家中还要照顾幼小的弟弟妹妹们;他还会像一个温柔的母亲指导与之关系最好的妹妹萨哈面对月经来潮……

可父母的回报,不过是永无止境的压榨、侮辱、咒骂、殴打,唯独没有爱。

当然,也没有亲情。

赞恩11岁的妹妹萨哈,被父母无情地卖给一个杂货商做妻子,还美其名曰为她好。试图带妹妹离家出走并付之行动的赞恩,想要改变妹妹的未来,却因自己的弱小而无能为力。他所有的抗争,在成年人面前都变成了一场弱不禁风的“游戏”,他眼睁睁地看着萨哈被带走。自此分离。

这是影片唯一一次激烈的冲突。对父母感到失望的赞恩,为摆脱这样看不到光明的人生,选择了离家出走。

以此为分水岭,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困境生存之苦,有身不由己的无奈,有底层社会的悲哀。而这一切,在后半部分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赞恩偶遇非法劳工拉希尔,和她不满一岁宝宝约纳斯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平静生活。只是,拉希尔突然不见后,他再次陷入窘境。为了养活自己和约纳斯,赞恩为了赚钱继续开始制作毒品,可不久他们便被房东赶了出来,钱成泡影,希望也成了泡影。走投无路的赞恩卖掉了约纳斯。

不管曾经有多努力,不管对那个小孩付出过多少爱,赞恩还是成了像父母那样令他厌恶的人。而在得知萨哈因怀孕大出血去世后,愤怒的赞恩用刀刺伤了所谓的“妹夫”。

女孩成为商品,被父母随意买卖;男孩成为家长的附属品,承担家庭重责。动荡、贫穷、早婚、家庭暴力、生死随意,《何以为家》里的世界是正处于安稳生活中的我们,想象不到的另一种模样。影片为我们上了这样一课——有人说,“人,生而平等”。可是现实告诉我们,这并不绝对。有的人在色彩斑斓的彩虹之下从不知何为疾苦,有的人却在黑暗的角落拼命挣扎却难以自拔;有的人可以为了不必须的东西一掷千金,有的人却连赖以生存的三餐都难以为继;有的人生活在“天堂”,有的人生活在人间,而有的人却在地狱……

赞恩,在地狱。可造成这一切的原罪,有人能追溯的清吗?赞恩不可逆的痛苦,真的只来自贫穷吗?

我一直认为,贫穷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没有爱才最可怕。

与赞恩寡情的父母完全不同,影片里还有一个具有母性光辉的角色拉希尔。这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人女性,尽管生活捉襟见肘,仍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爱她的孩子。她的房间有很多玩具来丰富约纳斯的生活,她努力打工赚钱想尽办法试图拥有正当身份,她会偷偷留下客人扔掉的蛋糕为约纳斯过生日……总之,她会尽自己全力给予他爱,不负母爱之名。

约纳斯得到的爱,也是赞恩最期待的母爱与温情。

因此,赞恩的悲剧命运,更多的来自父母的不负责任。而爱的缺失,或许才是症结。但更可怕的是,这种人生,竟是一种轮回。“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我做错了什么?”法庭上,赞恩的母亲有此反问,在同样环境下长大的她,不过是把从上一辈那里得到的虐,施予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和很多以悲伤的故事情节堆砌而成的苦情影片相比,《何以为家》并没有刻意营造阴郁的气氛,更没有设置多少煽情的桥段,却做到了自然而然地将观者带入到那样的情境之中。影片让我们看清的是黎巴嫩撕裂失序的社会现实背后,无数个被贫穷影响的孩童,无数因战乱和驱逐分崩离析的家庭,和无数对愚昧、无知而不懂何为爱,不知何为责任的父母。

影片并没有消费苦难,没有放大痛苦,作为黎巴嫩知名女导演的娜丁·拉巴基无非是采用了这样更直接的方式,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另一种孩子的童年和这样一个难民群体。对,影片中的赞恩,现实中就是叙利亚难民,而赞恩的生活、赞恩的境遇,都来自现实社会赞恩真实的人生。无数人夸赞他对于人物的刻画毫无演绎痕迹,却鲜有人知,他用真挚的表演所呈现的不过是他的生活日常……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不仅仅是这些在自己国家已无法正常生存的人们,才会有这样的人生。除了战乱这个诱因并不相同,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都有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都有这样承受了太多磨难的勇敢的小孩。影片只是通过赞恩的口,对世间所有的父母都提出了这样的诘问:“若没有准备好,何必要生下我们?若不能负责任,又何必给我们这没有希望的人生?”

还有,若人生不是注定了只有悲伤,我们怎会如此痛恨父母,痛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不过,虽然影片的整体基调是压抑而无望的,但娜丁·拉巴基却用部分带有微光的片段与光明的结尾,拼接出一个让你觉得有希望的世界——

尽管现实很残酷,她还是用一个敏感、多情的女性视角,去审视了一个孩子本该拥有的世界。于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赞恩也有过片刻的欢愉:在天台,与妹妹萨哈一起度过的时光,是酸涩而美好的;路过游乐园,赞恩也像每一个生活在正常世界里的小孩一样,期盼充满刺激的快乐感;寄人篱下时,赞恩也能在带宝宝的枯燥生活中寻找乐趣……而片尾,收留约纳斯的人贩子被抓,约纳斯与母亲重聚。流过泪水后,他们终将迎来新生。

仔细想来,这部探讨“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却旨在体现更宏大命题的电影,其实只是从“小我”这个沉重的话题开始来祈祷爱与和平。

“赞恩,微笑,这是护照照片,不是死亡证明。”听到摄影师的话,换上了干净的明黄色衣服的赞恩留下了他最灿烂的笑容。

片尾的瞬间美好,则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人们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哪怕我们知道,如今的赞恩与家人生活在挪威,这样美好的结局,也不过只是偶然的个例。但是,无论如何,现实中的赞恩,的确因为这部电影,改变了他的世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