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茹希佳
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实验用具,旁边的实验台上,马瑜婷正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显微镜中的细胞群,并不时在本子上做着记录。“科研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有机会在最爱的城市做最爱的工作,我很幸福。”身为一名“80后”女学者,35岁的马瑜婷已醉心于肿瘤免疫学研究10年。目前在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免疫平台主任的她,已在国际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7篇,一系列杰出成就也为她赢得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法国科德利耶青年学者奖、欧洲肿瘤免疫学院博士生奖等诸多荣誉。
在马瑜婷看来,兴趣是最好的“引路人”。因为从小热爱生物,她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就读,大学期间积极选修多门专业课程。“有一次课后,我与同济医学院的施静教授交流时,和她谈起自己对免疫学最感兴趣,很希望系统学习相关知识。”马瑜婷的求知热忱打动了施静,施静热情地向其推荐了同济医学院的免疫学系。马瑜婷没想到,一个月后,竟然接到了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龚非力教授的电话,这通电话,让她毅然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跨专业报考龚非力教授的研究生,最终以免疫学系排名第一的成绩考上并获得全额奖学金。马瑜婷感恩地说:“龚教授是我的恩师,先生为我开启了免疫学的大门,并鼓励我不断挑战自我。因为遇见他,我的一生被改变。”
2008年,马瑜婷赴法国求学。初到法国,马瑜婷饱受语言文化障碍和思乡之苦,她说最好的“解药”就是潜心工作,于是,她成了“工作狂”,每周工作近80小时。
“肿瘤是一个‘狡猾的敌人’,免疫系统是‘防卫部队’,患者的身体就是它们的‘战场’。”马瑜婷生动地阐释她的研究对象,与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做“斗争”,这让她觉得研究并不枯燥而是趣味盎然。经过不懈努力,她的免疫学课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英语和法语水平也随之提升。她以第一作者在多家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入学两年9个月后,她得到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导师Laurence Zitvogel教授的特别推荐,提前完成了巴黎第十一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的答辩,并获得“欧洲肿瘤免疫学院博士生奖”。之后,马瑜婷又师从著名细胞生物学家Guido Kroemer教授,分别在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法国巴黎第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她作为课题负责人荣获“科德利耶青年学者奖”, Kroemer教授曾高度评价马瑜婷:“她是我最棒的学生,我为她感到骄傲。”
2015年9月,马瑜婷结束了7年法国求学生涯,正式加入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我被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园区良好的科教创新平台所吸引。借助冷泉港亚洲会议等平台,园区与国际学术圈也紧密接轨,相信在这里可以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马瑜婷说。
马瑜婷刚到苏州工业园区时,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才刚刚起步,她从零开始,沉着应对招募团队、搭建平台、申请经费等重重挑战,“我的团队着眼于‘应激与肿瘤免疫调节’的全新研究方向,旨在探索肿瘤预警、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及策略。”马瑜婷明确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方向。
事实上,她非常清楚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肿瘤通常是让人感到绝望的,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患者病情加重或去世。”这让她感到生命的可贵,总想让自己的研究快一点,再快一点。
为了能给癌症患者带来新的福音,马瑜婷每天都会去研究所观测实验鼠的肿瘤变化以及免疫治疗的效果。“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煎熬的过程,实验总会有失败,但科研没有死胡同,潜心思索的人总会迎来柳暗花明。”对于实验中的挫折,马瑜婷向来乐观看待。
在学生们眼中,马瑜婷亦师亦友。悉心指导研究生时,她还常常说起时髦的俏皮话,学生实验进度受阻时,她会挽起袖子和大家并肩作战,传授关键技巧。对于能否实现癌症的治愈这个终极话题,马瑜婷表示:“癌症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即使有些肿瘤不能根除,但是经过有效治疗,有望达到 ‘携癌长期生存’ 的状态,并且患者的生存质量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