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修江敏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枣行社区一处不起眼的大棚里,竟然隐藏着两千多种多肉植物,鲜艳欲滴的、憨态可掬的、铮铮傲骨的……多姿多彩,惹人喜爱。这个大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青岛慢悠花房,花房的主人,是一个名叫张莹的“80后”女子。
4年前,张莹还仅是一个多肉爱好者,如今已成一名多肉植物专业种殖者,在青岛和云南拥有4个生产基地,大棚温室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年产植物300万株。
用标准化生产打开市场
张莹与多肉结缘与丈夫赵辉有关。“他特别喜欢多肉,家里整个阳台都摆满了,大概有几百盆。但那时只是爱好,从没想到有一天会以此为生。”
2013年,赵辉辞职,开始自主创业,先在自家阳台上种植多肉。第二年,张莹也从单位辞职,和丈夫一起走上了多肉种植之路。
夫妻俩虽然热爱多肉,但并没有规模种植经验,于是一边四处学习,一边找地方种植。2014年12月,他们在北宅街道枣行社区租了一个600平方米的温室,开始规模种植多肉。
“我们每年都去韩国、荷兰等地学习,有一次,看到国外花房里面的多肉整整齐齐很标准,我们当时就决定,要用欧洲的标准化生产模式,生产符合东亚地区审美习惯的多肉产品。”张莹说,以前的多肉大小规格不一,给出货造成了很大麻烦,他们就用标准化模式从源头控制。不久,他们的“标准化多肉产品”就打开了市场,一批批订单接踵而至。
张莹告诉记者,他们有一支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包括博士1人、硕士2人、国家花卉园艺师5人,这支团队长期与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不断研究探索多肉植物繁殖、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等课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国内气候环境的多肉植物生产技术和经验。
以一份情怀培育多肉
张莹温室里的多肉有2000多种,她说,每一株多肉都有独特的情怀。东云的端庄大气、毛汗尼的可爱,还有看着像种子一样、每年蜕一次皮的生石花的神奇……
保持多肉的纯正“血统”,是张莹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因为多肉植物很多都是杂交而来的,在各种繁殖和流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个品种,性状却有差异的情况。张莹跟伙伴们一起考证,选育符合的品种来生产繁殖。虽然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但是她表示还会坚持下去,直到做出属于自己的品种。
在张莹的花房内,有一株特殊的植物,粉紫色的花瓣,看上去似花非花、似肉非肉,即便是乍暖还寒时节也盛开得像灿烂的春天。这一多肉品种名叫“胭脂云”,是近两年的网红植物,它的引入者就是张莹。
2016年,张莹去荷兰考察,对它“一见钟情”,千方百计联系上种植商,买回了100多盆,并通过反复试验和养护,终于在青岛养育成功。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胭脂云”。
2018年始,慢悠花房开拓出口业务,种苗卖到韩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并成为韩国一家多肉农场的中国合作基地,曾出口韩国一个整货柜的多肉植物。同时,还开通了电商平台,探索本地农产品的电商销售模式和经验。
张莹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之前她还要在崂山开第一家多肉实体店,“很多人经过慢悠花房时都想进来看看,但这里是种植基地,无法对外开放。于是,我们采纳了多肉爱好者的建议,开设实体店,让更多人能看到这些多变的多肉,”
带着一份对多肉的挚爱情怀,张莹和她的多肉们迎来一次次肯定与收获。2016年5月,慢悠花房种植的多肉荣获山东省首届多肉植物展览会银奖;2016年5月,荣获日本多肉植物协会和上海西平园艺主办的国际多肉植物展金奖;2018年3月,慢悠花房被评为青岛市崂山区优秀巾帼创业项目;2019年3月,张莹当选青岛市三八红旗手……
张莹说,遇见多肉,是自己的幸运,多肉生于戈壁、沙漠,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依然任性地自我生长着,哪怕一年只长一点点,总有一天它会绽放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