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罗定见到长岗坡渡槽的时候,记者头脑里竟然冒出了这句伟人的诗。此时,一场暴雨刚过,浑圆通红的落日钻出云层,夕阳辉映之下,高高耸立在田野之上的跨拱渡槽恢宏而壮美。虽然伟人的诗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但其彰显的气势却与此十分贴切。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槽飞架南北,旱地变良田”。
这座长达5200米、建于38年前的大型渡槽,是罗定人的骄傲。罗定地处盆地,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特殊的地理环境却使“山下河水白白流,山上用水贵如油”,因而旧时的罗定“十年九旱”。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罗定人就开始大兴水利建设,修建了大大小小105座水库。1973年,罗定县委在经过反复的勘察和调研之后,采用了当地水利专家的构想,决定上马大手笔的渡槽工程,通过已经建成的引太、引镜干渠,将西南地势较高的太平河、罗镜河河水引入中部的金银河水库,解决罗定城周围四个镇的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问题。
1976年11月,渡槽开工,万名建设者餐风宿露,肩挑手扛,用钢钎、铁锤、人力车等土工具,完成了浩大的工程量。在长岗坡渡槽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罗定三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调研筹资,周密规划,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干部和党员奋战在工程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工程建设的村民不计得失,甚至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81年1月,长岗坡渡槽竣工,一条“人工天河”凌空高悬,其规模和长度在当时居国内首位,也因此有了“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说。8万多亩农田从此得以旱涝保收,50多万人获得了用水保障。
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群策群力,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苦干实干……长岗坡渡槽的建成,不仅为罗定人留下了造福子孙的宏大水利设施,更赋予罗定人丰厚的精神财富。2018年,长岗坡渡槽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罗定市将长岗坡精神的核心内涵凝练为“为民、担当、实干”六个字,并建造了长岗坡纪念馆,作为党员教育基地,以传承和弘扬长岗坡精神。
前辈打造的水利建设成果,让罗定人得以深耕稻米产业。改革开放后,罗定大力推广良种改良耕作技术和机械化生产,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科技兴农水平,近年又推行立体无污染现代绿色农耕技术,建立了广东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稻米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市优质稻米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一批稻米企业成为产业龙头,成功打造出“亚灿米”“聚龙米”等名牌产品。在罗定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聚龙米”一斤最高能卖到68元,最低也要9元,其产业效益可见一斑。
稻米产业之外,以肉桂为主导的南药产业、以蒸笼为主导的罗竹产业,也发展得蓬蓬勃勃,三大特色农业构成了罗定的产业体系,也成为罗定富民兴村的强大助力。目前,罗定已建成特色农业商品基地110万亩,带动全市55%以上农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2018年,罗定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2亿元,比2017年增长4.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4元,比2017年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在罗定的采访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所见所闻之中,却分明感受到,在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征程上,“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依然在罗定大地激扬。
在记者看来,这种精神,不但对于罗定人是一种强大的奋进动力,在时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对激发干部敢于担当、一心为民之志,强化苦干实干的意识,激发群众创业致富的热情和干劲,也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