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么匆忙,在烟熏火燎中品味美食,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一餐一饭,一筷一碗,吃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天地结缘。而食物,永远是芸芸众生与天地神灵沟通的最直接通道。对生命心怀敬畏,对食物心怀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态,从容而优雅地走完这一生,这也是“碗净福至”的意义所在。
■ 京博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透露,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吃饭习惯,他在餐厅挂了一块“碗净福至”的匾,以此作为家训。
据说当中国女排队员朱婷在土耳其打球时,记者去她在伊斯坦布尔的家中采访,发现客厅里也挂了一副“碗净福至”。
《碗净福至》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今年出版的新作。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道朴素的生活理念:对生命心怀敬畏,对食物心怀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态,从容而优雅地走完这一生。这也是书名“碗净福至”的意义所在。
“碗净”代表着对于食物的尊重,代表着对于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认同。可惜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珍惜食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之教育。
其实,如果对于食物有了足够的尊重,人生态度有了正确的认知,那么“福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蕴含于生活中的点滴,就如同在日常一餐一饭的不经意间,就隐藏着人一生的福报。
对食物缺乏敬畏的人,终会得到惩罚
《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不仅是提倡节俭,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教育世人要学会感恩。
北宋年间,汴京城外有一富家子弟,仗着家境富裕,生活奢靡。他每顿饭都要吃各种馅料的水饺,但每次只吃里面的馅,将外皮吐出。十几年后金兵入侵,将汴京城洗劫一空。那个不经事的少年已成中年人,此时的他家产散尽,一路跟随着人群逃亡,无奈路途艰辛,吃完了干粮后,终于饿的倒地不起。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际,一个老和尚将他背到寺里,给他熬了一锅面糊,这才获救。
他起身拜谢,老和尚却摇头道:“无须谢我,你方才所食,本就源自你家,此时不过物归原主而已。”老和尚指着房后的一堆口袋说,当他还是少年时,奢靡之风已被众人熟知,这老和尚每天早上就守在他家门前的河边,将后厨洗碗倒掉的饺子皮细心收集起来,用清水洗净后再晒干,日积月累早已堆满了整个房间,如今身逢乱世,老和尚用它救济了不少人。他听完后,顿时羞愧不已。
你对食物的态度,即是他人对你的态度
在《碗净福至》里,蔡先生回忆了父亲的早餐,谈起了去早市买菜的乐趣,说到了日比谷公园的野餐,烟火气息很浓,但是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有意义的人生。“热爱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鸟一样,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顿又好吃又丰富的早餐。”
想起了三年前,我生了一场重病,在医院中躺了一个月,手上无力,拿不住碗筷,只能靠家人和护工喂饭,后期还出现了面瘫,吞咽困难。
那时候,好好吃饭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奢望。有时候想,如果不能康复的话,那这样的人生还有意义吗?有过这样的经历,再读蔡先生的文章,真是有一种遇见知音的感觉。
吃好喝好了,那人生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太多遗憾了。“要过愉快的生活不难,知足长乐。”这是蔡先生总结出的人生经验,他也是这么践行的。
不管多么匆忙,在烟熏火燎中品味美食,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遗憾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缺乏的,不仅是对食物应有的尊重,还有对烹饪食物的耐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外卖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习惯了在手机里下单的双手,再也回不到那载满油盐酱醋的灶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男女在狭小的厨房里互帮互助,为一道美食而精心筹备,那种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累积出的情趣和风韵,正是爱情永葆青春的奥秘。这便是所谓的饮食男女。
也许年过半百,我们才终于明白:爱情无需珠光宝气,它渴望的,是在柴米油盐的现世安稳中慢慢变老。
一餐一饭,一筷一碗,吃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天地结缘。
正因如此,你的碗里,也藏着你一生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