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旭
□ 许珠珠
首都北京,祖国的心脏。和田墨玉,祖国的边疆。
2018年4月,当得知新疆和田地区需要支教老师,正在北京市航天中学担任初三年级语文老师的王秋珍兴奋极了,她第一个报了名。
如今,王秋珍已经在昆仑山下、大漠南缘工作了整整一年,她的生命里刻下了“墨玉”这个人生坐标。
4月的内地,早已草长莺飞,而墨玉仍是寒意料峭。身为墨玉县工作队副书记兼墨玉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的王秋珍一天到晚很少有闲着的时候,经常忙得满头是汗。“说实话,我从没做过管理工作,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心中很是忐忑,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组织需要我,即使有难度,也要勇敢迎难而上,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毫无怨言地带好这支队伍。”
墨玉工作队是一个有近60人的大家庭,其中教师42人。如何让他们舒心、安心、尽心地工作,为边疆的孩子带去知识的养料,开启智慧的人生,是王秋珍一直关注思考的问题。
“家长+保姆”,王秋珍给自己的角色这样定位。有的老师夜里突发高烧,王秋珍闻讯赶紧起床,将其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有的老师身体不适,王秋珍放心不下,就留在宿舍帮忙照看。另外,她还定期组织援疆教师到和田市集体采购日常用品,积极协调车辆给大家提供保障。“累并快乐着!”王秋珍笑着说,“虽然平常没少操心,但每次看到老师们满脸笑容,心里就特别踏实。”
支教,教学科研是主业。初到学校时,王秋珍发现当地老师工作压力特别大,但用于教学上的时间却很少。于是,她立即组织展开学校教研组长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他们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推动学校成立了集体备课组。
不仅如此,王秋珍经常进班听课,对当地老师进行现场指导。为了发挥援疆教师的“种子”和“酵母”作用,她遴选优秀支教老师在各教研组内上公开课、示范课以及开展讲座,组织老师送课下乡或直播授课,最大限度地把优质师资辐射到县里的各类学校。
除了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王秋珍还承担每周12节课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王秋珍主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了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她更多的是教学生们读准字音,尽量向标准普通话看齐,既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对他们严格要求;对班上的后进生,她的态度是“从不歧视、永不放弃”,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其单独辅导,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
一位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的付出,就一定有爱的收获。
“王老师上课太有趣了,常给我们鼓励,一节课感觉很短暂。”墨玉县第二中学初二(2)班学生萨妮耶·艾力说,自从上了王老师的课,自己就爱上了学习。
“王老师给我的印象真的太深了,不仅长得很漂亮,而且教学方法也很好。我会把王老师当榜样,长大后做一个像她一样的好老师,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王秋珍的课堂上,学生凯丽比努尔·库尔班立下了人生志向。
学生的点滴进步,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打心里感到高兴,即使付出再多、再辛苦,也很值得。”王秋珍说。
虽然来墨玉县刚满一年,但王秋珍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人们。她说:“援疆支教,让我的人生价值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愿做这茫茫瀚海中一滴有生命的水珠,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