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3月2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闻 习近平在意大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要闻简报 习近平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巴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落幕 黑龙江举行受表彰的优秀妇女典型座谈会 走出一条坚实温暖的“妇字号”脱贫路线 图片新闻 反家暴课程成湖北民警入职“必修课” 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5% 西藏60年:行进中的变与不变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60年:行进中的变与不变

开栏的话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前,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西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高原的“生命之春”就此开启。60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下,雪域高原高奏凯歌、演绎精彩、绽放美丽。为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日子,真实地展示一个奋进的西藏,本报即日起开设“西藏奋进60年”专栏,向读者呈现民主改革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生保障、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 新华社记者 王军 刘洪明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来到。

60年前,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久经黑暗痛苦的西藏人民从此走向光明幸福,高原迎来“生命之春”。

60年来,雪域高原奏响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壮丽凯歌,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在“变”与“不变”的历史行进中,演绎精彩,绽放美丽。

身份巨变:从农奴到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雅鲁藏布江两岸绿柳吐芽,春意渐浓。

山南市乃东区75岁的顿珠老人,喝着茶看着电视,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回想起60年前,“那时我和母亲生活在牛棚里,除了干活还经常被打骂。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难熬的经历。”他说。

1959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掀起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从此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

“贵族的太阳落下去了,我们的太阳升起来了!”林周县老阿妈玉珍感慨良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说,民主改革让西藏百万农奴摆脱对三大领主的人身依附,获得了人身自由,第一次成为自己的主人。

作为农奴的后代,中国工程院第一位藏族院士多吉,全靠政府资助才走出深山远赴国外深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地热专家。

旧西藏,女性被列为低等级的人。“最下等的就是女人,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就是会说话的工具。”每每回忆起旧西藏的悲惨境遇,山南市贡嘎县82岁的次旺拉姆老人总是满眼泪水。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女性地位实现了从“命价如同一根草绳”到“能顶半边天”的巨变。如今,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中,西藏女性比例不断上升,一部分妇女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新西藏各个领域创造着骄人的业绩。

生活巨变:从一贫如洗到迈入小康生活

“我5岁就到农奴主家放羊,每天只吃一勺糌粑,没法填饱肚子。”顿珠罗布老人生于山南市浪卡子县卡热乡一个农奴家庭,旧西藏的黑暗和残暴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民主改革给顿珠罗布一家带来了希望,他的两个孩子先后成了国家干部,自己还有医保和退休金,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伴随着民主改革,西藏人民焕发出空前的生产生活热情。尤其是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出台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195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74亿元,到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1477.6亿元,增长了191倍。

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018年西藏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7元和11450元,分别是1965年的73倍和105倍。

近年来,西藏各级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和民生领域倾斜,抓好15年免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为各族群众生活创造“稳稳的幸福”。西藏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有意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孤儿集中收养率均达到100%,初步实现农牧区医疗制度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教育的发展,也正在改变西藏的面貌。资料记载,旧西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文盲率高达95%。如今,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教育“三包”标准连续提高18次,达到年生均3720元。

“不管是在县城还是乡镇,如今最好的建筑都是学校。农牧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越来越强,辍学现象基本消失。”从教近30年的昌都市第一小学教师扎西说。

变化远不止于此。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变美了,乡村整洁了,出行更方便;就业机会多起来,生活更舒适……

2016年精准扶贫开始以来,西藏已有25个深度贫困县区达到摘帽条件,18.1万人脱贫。今年,西藏将确保剩余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传统不变: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很多东西仍没有变。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门投入155亿元用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保护,保护西藏的碧水蓝天。

西藏自治区秉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生态保护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了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如今,越来越多农牧民化身野保员、林保员、湿地保护员,成为雪域高原的“生态卫士”。2018年,西藏生态岗位增加到66.7万个,年人均补助提高到3500元。

中科院和相关部门监测评估显示,西藏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水、气、土壤及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在良好状态,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国家对西藏文物保护与修缮持续加大投入,依法保障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自由,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如今,藏药、贝叶经等得到了有效保护,寺庙等古文物建筑得到了修缮,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杨明洪说:“尽管时代在变,但藏族风俗传统和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性至今未变。”

60年来,“变与不变”的两个车轮,不断推动西藏发展进步。新时代,340多万西藏各族儿女将继续奋发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