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若葵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1月29日,在全国妇联指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今日头条、喜马拉雅FM等共同发起《春节家书》公益传播活动,旨在借传统佳节之机引领国人以书信寄托家思,传递家训,弘扬家风。
自古以来,家书不仅是亲人之间沟通信息的媒介,也是传递感情的纽带。然而,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今天我们怎样看待家书?我们还愿意以写信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吗?
简约文字的意外效果
一封家书,一生记忆。家书之美在于魅力四射的真情文字中有爱、有情、有家、有国,亲人们虽天各一方,心却能近在咫尺,排除孤独寂寞、温暖着彼此。
书信,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说起写信,去年从英国留学归来、目前在一家公司做市场推广的“90后”女孩余梦圆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我曾经以为,写信是一种很落伍的行为,令我改变这种想法的是在出国之后。”
余梦圆高二出国留学,最初她非常不适应。那段时间,除了跟父母、家人频繁的QQ聊天、电话联系,帮她渡过难关的还有姥爷的信。
余梦圆是姥姥姥爷带大的。身为出版社的编辑,姥爷最大的爱好是给她讲故事、和她一起看书。无疑,她和姥爷的感情最好。
余梦圆说:“那段时间,姥爷保持两周给我写一封信的频率。信中的一些内容,我们平时在电话中都已经聊过了,但落到文字上,越发地觉得耐人寻味。比如,房东的有些要求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姥爷就告诉我‘既要入乡随俗,尊重人家的习惯、规矩,也要在某些事情上坚持自己的底线,做到不卑不亢’;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放弃,姥爷鼓励我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症结,学会坚持,还用毛笔写了一个条幅:‘业精于勤荒于嬉’和信一并寄来。”
余梦圆说,“姥爷的每封信都不长,文笔简约,一页搞定,但不乏哲理,常令我茅塞顿开。每次读信,都觉得特别受益、特别亲切,心里暖暖的,能让我焦躁不安的心踏实下来,真有读一封信盼下一封信的感觉。今年是姥爷的本命年,84岁了,准备年三十晚上送给他老人家一封亲笔信,那是我对姥爷爱的表达,我能预感到姥爷一定会乐嗨了。”
给成年的孩子写封信
北京市民梁悦已人到中年,她已经30年没写过家书了。“记忆中,上小学中学的时候,爸爸经常给老家写信,逢年过节,我和姐姐也给爷爷奶奶姑姑写封信,姑姑每次都在回信中说爷爷奶奶收到信后特别高兴,总是夸我和姐姐,我们心里也美滋滋的。”
梁悦透露,自从20世纪90年代电话普及以后,书信已淡出了她的生活。不过,去年年底为了配合女儿学校的成人礼活动,她给女儿写了封信。梁悦说,最初的想法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真正提起笔来,女儿18年来的许多生活细节像过电影一样顿时历历在目,突然觉得想对女儿说的话特别多,竟洋洋洒洒写了六页!
梁悦告诉记者,在成人礼上,女儿潇潇班上的每位学生都收到了父母写给他们的信,一些孩子读信时忍不住流下眼泪。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平时嫌父母唠叨、烦,认为父母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读了信才发现,父母原来为他们考虑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们意识到自己以前比较自我,没有体谅、理解父母的用心,以后要学会换位思考。
提起家书,赵婕坦言,如今跟亲朋好友的沟通联系都用电话或微信了,唯独偶尔给女儿写封信。最近的一次是去年12月19日女儿18岁生日当天写了封家书,祝贺女儿成年。她嘱咐女儿:“妈妈希望你爱惜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健康、快乐地生活。”当天晚上,女儿从微信上给我发了个“拥抱”的表情。
赵婕告诉记者,她给女儿的信不多,但在女儿人生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她都会留下一点文字,有一种“仪式感”,让女儿记住自己的成长,也算是给女儿的纪念。她还有一个想法,即女儿今后长大了、不在自己身边了,如果想家,可以拿出来看看,感受一份爱与温暖。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家长大会上,上海傅雷中学校长傅国庆在接受采访时说:“教育应该有理性、有温度,有心灵的交汇与发自内心的感动。家长要向傅雷先生学习,经常给孩子写信,学会用爱去参与孩子的成长,不让亲情和教育缺位。”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书信能够传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要,那些打动人心的家书,都能使人体验到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修养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书信传达的亲情之爱,诚恳而真切。从这个角度上说,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未过时,信息化时代,家书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手段。
张丁同时认为,“科技发展不可逆,我们不能苛求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重新提笔,铺开信纸,但中华传统的家书文化,确是可以传承下去的。这其中包含的,是一种语言使用的规范和礼仪,是沟通的艺术。”
信中家长里短记录真实记忆
互联网时代,电话、微信、视频代替了书信,电子书信代替了纸质书信,成为家人之间新的沟通方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人表示,写家书“太麻烦,交流起来太慢、耽误事”;部分人觉得应该保留写信传统,但平时该说的都说了,不知道写什么。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承认,比起口头交流,书信更加正式、缜密、深入、全面,也能将一些难以启齿的话语诉诸笔端,恰当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所思所想和内心感情,容易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好强的卢女士属于优秀白领一族,她希望女儿雨露在各方面也能有出色的表现,追求完美的卢女士令女儿深感有压力,想摆脱妈妈的“控制”。去年高考,雨露放弃北京的名校、选择了上海的一所著名大学,为的就是“呼吸自由的空气”。
看到女儿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卢女士很失落。她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女儿过程中的表现,深感愧对女儿。“但是,碍于面子,我难以做到当面对女儿说‘对不起’。思来想去,决定写一封信。”信中,卢女士承认自己的苛求、虚荣给女儿心理带来了伤害,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和对女儿歉意、对女儿的爱,对女儿“飞出去”的理解……女儿读信后“假装”淡定地说:“嗯,不错,老妈终于觉悟啦!”开学前,女儿把这封信装进书包带走了:“我有空会拿出来看看。放心吧,老妈,我会想你的!”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卢女士给女儿写了两封信,“写信能让人沉静下来,回归内心,与家人开始一场心灵的对话。这些文字,是抒发情感的一个渠道,是亲情的黏合剂。虽然女儿只是在微信上回复了我,但我明显地感觉到这两封信拉近了我和女儿的距离,一纸墨香承载的亲情和真心不可替代。”卢女士说。
张丁认为,家书在文学表达和传播方面的优势是真实可信,写给亲人的信最不可能说假话。普通百姓的家书,说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看似寻常,却常充满喜怒哀乐、刻骨铭心的感人故事,讲述着普通人的大梦小梦,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忆,是不会说谎的历史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封家书记录着每个家庭的生活轨迹、情感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是宝贵的记忆遗产,透视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家书是活着的声音,它将唤起人们尘封的情感,唤醒有温度的记忆,唤起更多的人去追寻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和尚未开采的文化历史价值。”
记者手记
重拾纸笔感受家书的力量
在通信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书信早已不再是亲人之间联系的媒介了。写信、寄信、收信、读信,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久违的情感体验,“家书抵万金”似乎已经成了“老皇历”。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于2015年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所做的“我与家书”公益调查显示,有38%的人非常喜欢家书文化,有30%的人还保存着家书,但只有7%的人仍在坚持手写家书。
然而,现今碎片化的嘘寒问暖,虽然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与郑重其事的家书交流方式相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自古以来,家书被称为思亲寄情、联系沟通、加强交流、增进感情的纽带,是富有感染力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家书表露心绪、寄寓乡愁,也有很强的仪式感,它意味着一个人和家割不断的联系,如同一只不断线的风筝,一个人飞得再远、再高,他和家人之间依然有那么一根线牵着,这根线就是鸿雁传书,家书把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颇有诗意。
家书是“亲笔信”,以笔传情。书信的语言自然、质朴,是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最为可贵,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气质、格调,也能彰显文字的魅力;而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手写字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当我们手捧家人亲笔信的时候,会顿生“见字如晤”的亲切感觉,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闻着那一缕墨香,就如同亲人在身边一样亲切、温暖,这就是手写的家书的力量,不同于在电脑和手机上敲出的文字,它是有温度的,是不可替代的。
诚然,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改变的,也不该抗拒。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日子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比如在家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春节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等,给亲人写一封家书,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平添一种仪式感和浪漫的情调。同时,也能把字迹留下来,把对一个人的感情留下来,把家庭的温馨留下来,把对生活的感悟留下来,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而这些文字和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愈发厚重绵长,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