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2月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 发展 袁家村:乡村旅游激活乡村振兴 为农业注入情感和趣味 倾听“煎饼大妈”的新年愿景 开展公益非遗技能培训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家村:乡村旅游激活乡村振兴

2018年元宵节,袁家村组织猜灯谜吃元宵活动。图为村民们在为游客提供服务。

2018年春节期间,袁家村游客如云。

袁家村一家精品民宿内景。

如何把乡村旅游做出特色?如何通过乡村旅游撬动乡村振兴?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的做法是——以关中民俗为乡村旅游主题定位,并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同时让村民和外来经营者实现利益分享和利益捆绑,最终让一个日渐衰落的空心村,成长为人气旺盛、闻名全国的民俗旅游村。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史玉根

从一个日渐衰落的空心村,成长为人气旺盛、闻名全国的民俗旅游村,陕西省礼泉县的袁家村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从2007年开始,在村“两委”引领下,袁家村发展民俗旅游业,走上了振兴之路。10多年过去了,如今,袁家村全年的游客接待量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

“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以创新为主线,这应该是我们成功的经验。”近日,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举办的三农论坛上发言说。会后,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三次升级,拉长民俗游产业链

“袁家村做乡村旅游产业是逼出来的产业转型。”王创战说,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的旅游产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一步发展都是一次升级。“旅游产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创新发展就只有死路一条。”

20世纪80年代,袁家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成为陕西省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但从90年代下半期开始,村办企业逐渐衰落,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昔日人气兴旺的村庄几近沦为空心村。“过去的发展老路走不下去了,必须转型,2007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提出发展乡村旅游。”

很多地方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经过反复调研论证,袁家村村“两委”将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为关中民俗。

“做历史旅游和红色旅游,我们没有资源,永远做不过人家,但做关中民俗,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别人可能做不过我们。”王创战介绍说,定位确定后,村里建起了关中印象体验地、作坊一条街和小吃街,村干部带头,动员村民开办农家乐。“我们把关中人的一些生活习俗、生产方式、饮食习惯,包括一些节日活动,演变成旅游形式和旅游内容,推出了许多原生态、零添加的小吃,吸引城里人来寻找乡愁,寻找家的味道。”

在当时的陕西省,袁家村的“关中民俗游”特别是“关中小吃”几乎独树一帜,很快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由于没有配套设施,可供休闲的项目少,游客大多是当天来当天就走了,旅游收益受到了制约。为了能留住游客,袁家村村“两委”决定对民俗游进行升级,发展乡村度假游。

“从2011年开始,我们打造了一批精品民宿和客栈,修建了酒吧街、艺术街节、回民街等,完善乡村度假的配套设施,同时,进一步挖掘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餐饮文化,推出主题游、深度游,丰富旅游内容,提升业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因为有了新业态,很多年轻人来到袁家村发展,使旅游项目更加丰富。”王创战介绍说,随着乡村旅游的升级和产业链的拉长,袁家村的旅游产业收入大幅增长,名气也越来越大。

产业发展到极致,势必产生质变,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谋求扩张。从2015年开始,袁家村的旅游产业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做好本村旅游产业的同时,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移植自己的经验,实施进城、出省战略。“能出去的村民,我们让他们直接经营,不能出去的,我们就把他们的资金带出去,让他们坐收红利,这样让村民都直接或间接地跟着袁家村的旅游产业长期受益。”

目前,袁家村在西安已建成运营了12家城市体验店,每个店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3000万元。他们还走出陕西,在青海、河南、山西、湖北等省一些地方打造不同地域文化的袁家村体验基地。“我们的梦想是以后游客不管去哪儿旅游,只要提到民俗就会想到袁家村。”王创战自信地说。

王创战告诉记者,10多年来,袁家村始终坚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支部书记为带头人,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也有危机感,但我觉得只要不断创新发展,我们的产业就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利益分享,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村民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村民与经营户特别是外来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合理,是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此类失败案例甚多。袁家村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起步之初,我们就确定了自主发展的路径,始终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确保全体村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王创战介绍说,袁家村村民不到300人,在乡村旅游最初的发展阶段,主要由本村村民经营,随着产业的发展,大批周边村民和外来人员陆续进来创业和经营,利益关系由此复杂化,本村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本村村民与外来经营户的利益矛盾,都需要协调处理。

对于外来经营户,袁家村一方面给他们提供创业平台,不断优化创业和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其必须服从村集体的安排,必须照顾本村村民的利益,必须分享其在袁家村的既得利益。这三个“必须”确保了袁家村的平台和品牌牢牢掌握在袁家村村民手中,也确保了袁家村村民的利益。王创战感慨地说:“正因为这样,村民才形成了一股凝聚力,支撑我们把乡村旅游继续发展下去。”

为了实现村民与经营户的利益分享,袁家村引导经营户成立合作社,并实行股份制运作,让全体村民或全体商户入股。“这样做其实也有利于商户的经营。村民入股后,更加支持你,因为我有股份在里面,你挣得越多,我分的红也就越多。”

王创战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以前,有一户养奶牛的村民在郭占武书记的建议和支持下,把牛奶做成酸奶在民俗体验地零售,生意越做越红火。其他人也跟着做起了酸奶生意,为了争夺市场,多家经营户经常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于是,村组织出面,让酸奶生意做得最好的那家经营户牵头成立一个合作社,让全体村民入股,从而形成公共意志的制约,规范市场运作。此后,酸奶经营户相互压价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了。

“现在袁家村有30多家合作社。”王创战介绍说,合作社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把村民与经营户的利益绑在一块。有了这个利益捆绑,许多原来不利于经营的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目前,在袁家村发展的外来经营户和从业者已超过3000人,他们与本村村民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王创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袁家村并不是单纯做乡村旅游,而是通过乡村旅游撬动乡村振兴。“这些年来,我们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然后,通过小作坊到加工厂,再到连锁企业,发展了种养殖基地+订单农业,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照片由袁家村村委会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