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月3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周刊 乐活 断爱过“年关” 回家过年,用爱升华家的幸福感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过年,用爱升华家的幸福感

编者按

临近春节,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据说每年都有近7亿中国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总也有人会问 “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年与家”一直是我们绕不开的生命主题,回家过年,早已化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习惯;春节更可看作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恪守与保留的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统基因,既弥足珍贵,又让人魂牵梦绕。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平均幸福感、关系感和利他感最强的日子。

作为一年里最幸福温馨团圆的日子,不少人也会有种欲说还休的心情——害怕过年。很多人会觉得,过年回家一趟,身累,心更累。有时我们并不是害怕过年,我们害怕的是——在这样一个团聚的节日里,因为爱而生发矛盾;我们害怕的是,自我被否认、边界被入侵;亦或是不喜欢繁复虚伪的节日社交……

但是,即便我们会有各种焦虑,或者小小的不如意,也还会“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因为过年把家的情结放大,把幸福感、关系感、利他感升华,回家已然成为我们心底永恒的惦念。让我们收拾行装,一起踏上这最美的回家过年的旅程吧!

也祝福每一个人,无论你回家与否,都能在新年里得到爱,获得认可与接纳,开启新的人生,活出真正的自己。不仅是面对新年,更是面对每一天:好日子,要珍惜,好好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即便在春节期间,我们会有各种焦虑,或者小小的不如意,也还会“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因为心安就是归途,有爱的人、有爱的地方才是家。而过年把家的情结放大,把幸福感、关系感、利他感升华,所以哪怕再多的变迁,回家已然成为我们心底永恒的惦念。

年与家,也是怕与爱的共存

■ 蟠桃

春节即将来临,据说每年都有近7亿中国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这么多人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家去,是为了吃那口年夜饭?是为了跟家人一起看那场春晚节目?是为了重温爸爸妈妈为我们准备的儿时美味?还是为了向亲戚朋友展示自己的荣归故里?

年与家,是绕不开的生命主题

“年与家”,是我们一直绕不开的生命主题,更有化不开的浓浓情愫。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但如果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年在变,我们自身也在发生改变。

小时候听过一句俗语,“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如今虽能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可我们却变成了“望插田”的那批人了。小时候的我们都喜欢过年,因为可以放鞭炮,收压岁钱;长大后的我们,渐渐会害怕过年,有时提过年就会头疼,因为我们的身份和角色已经转变了——我们成了发红包的人,我们不得不面对很多现实问题……比如有位朋友说,他其实挺想回家过年的,但是不敢回,因为没赚到钱,怕不能好好报答父母;还有一些青年男女,春节回家可能面临被家人催婚……

从“年”的起源和来历来看,“年”的焦虑自古有之。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叫年,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把年吓得逃走,不再危害大家。庆幸打败年兽,便是过年的由来。

这则古老传说体现出,对“过年”的焦虑从古至今就有。狩猎和农耕文明时期更多的是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现代社会更多的则表现为对亲情和故土的留恋和彷徨。

关于过年的焦虑,唐诗有云“近乡情更怯”,这其实表达得甚是贴切。如今,离家的人们,盼望着回到家乡,卸下行囊,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单身人就要面临父母的催婚,即便不催,但是父母那焦急、期待的心情已然溢于言表,这无疑会让我们倍感压力。

另外我们还要在走亲访友中,被询问各种隐私问题,比如一个月挣多少?年终奖分了多少?有时你必须直面亲友长辈间的质询和比较。

再剩下就是,过年期间有不少聚人不聚心的聚会和宴请,亲属也好,同学也罢,能有深层的沟通交流当然很好,但是的确有很多聚会是走过场且话不由衷。甚至有些家庭或者家族里日积月累的矛盾,也会在年关这个当口集中爆发,让人很受伤。

由此看来,“年与家”也是怕与爱的共存。春节回家,和家人团聚,被“爱”包围的同时,却也有一些“怕”恐不时被触发。

春节,是升华幸福感、关系感和利他感的契机

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平均幸福感、关系感和利他感最强的日子。

我们跨越千山万水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就是要找寻家的幸福感,一家人能够相互理解、彼此同情与相互帮助来获得这种幸福感,还可以用各种仪式来促进这样的文化基因,包括道德、规范、风俗、教育、奖励,并利用节日来强化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春节也是我们的关系感集中体现的时刻,我们会利用这个假期陪伴父母和家人;会去亲朋好友那里走访拜年,互致问候;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甚至会举办专门的年会和团拜会,以提高凝聚力和增进感情。

春节期间,我们的利他感也被激发出来了。我们除了会给长辈或同辈之间发红包、给晚辈压岁钱,甚至广东一带还会有给陌生人派利是的风俗。这些明显有利他性质的行为都在春节期间大放光彩。甚至,春节期间我们往往对商家涨价也有更多理解和包容,甚至有时会主动给小费,都与这点有关。

所以即便在春节期间,我们会有各种焦虑,或者小小的不如意,也还会“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因为心安就是归途,有爱的人、有爱的地方才是家。而过年把家的情结放大,把幸福感、关系感、利他感升华,所以哪怕再多的变迁,回家已然成为我们心底永恒的惦念。

春节更可看作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恪守与保留的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统基因,既弥足珍贵,又让人魂牵梦绕。

如果要问一年365天中,哪顿饭最重要?当然非年夜饭莫属了。家的温度,取决于家人一起吃饭的次数。让我们收拾行装,一起踏上这最美的回家过年的旅程吧!

我们都曾经自以为是地“改正”过父母,因为觉得是为了他们好。可对于父母的习惯,有时需要的未必是改,而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让他们觉得踏实、舒服、自在。其实,我们去适应父母,远比他们适应我们要容易得多。对于父母来说,真正的“为你好”,是“你觉得舒服”,而不是“我觉得你这样会舒服”。回家过年,请记住:“父母教你时,你是张白纸;你纠正父母时,父母已成画。”

父母已成画,改变不如让他们舒心

■ 闫涵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和家人团聚,被“爱”包围,但是我们也很容易因此丧失了边界,子女常常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也为了让自己不内疚,最后失去了自己的边界。

最近看到一句话非常有感触:父母教你时,你是张白纸;你纠正父母时,父母已成画。我在朋友群问了同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哪个时刻,你觉得“改变”父母是为他们好,其实却伤害了他们?有很多朋友就此给我留了言——

“去年春节回家,发现这一年给我妈买的新衣服她都没怎么穿,当着亲戚的面就冲她发了脾气。后来回到北京,我妈打电话说,不是不喜欢是舍不得。她还特意让邻居帮她发了微信给我,看着她穿着新衣服笨拙地比了个‘耶’,突然觉得自己挺对不起妈妈的。”

“我妈参加婚礼拿回来的喜糖都要留起来,家里来客的时候拿出来吃,我觉得寒酸,当着客人的面丢到了垃圾桶里,我妈当时眼圈就红了,丢完糖我就后悔了。”

“刚到外地时,父母每天给我打电话,我嫌烦,让他们发微信,他们就学会了发微信;后来放假回家,看见家里的台历密密麻麻地写着怎么用手机发微信的说明,觉得自己真自私。”

“我总抱怨妈妈给她买的东西都不吃,我妈有一次特别抱歉地说‘岁数大了,真的吃不下了’。表情就像被批评的小孩一样,一瞬间很扎心。”

“4岁的女儿告诉我,你总嫌弃姥姥不会说普通话,姥姥今天跟我说,她以后要少跟我说话,免得我变土了。听了女儿的话,我想哭” ……

这样的片段还有很多,看着看着,我的鼻子就酸了。以前我也曾不止一次跟妈妈抱怨、生气,因为给她买的东西她不吃、送的礼物她不用、想让她享受更好的生活她不习惯,或者觉得她的有些习惯在外人面前有些丢脸。

的确,父母或许并不完美,但他们一直在努力跟随我们的节奏。他们要学会用智能手机、用微信、看朋友圈、发语音;他们要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他们要改掉小时候带你的大部分经验,接受更科学的育儿理念;甚至,他们要改变自己说了一辈子的口音……他们努力成为我们期望的那个样子,只是因为我们总觉得“我是为你好”。

那么,真正的“为父母好”应该是怎样的?

从朋友琪那里,我受到一次很好的孝顺“教育”。和琪吃饭席间,琪的爸妈来了电话,琪拿着电话一直点头说“好”“是吗,太好了”“回来赶快给我看看”。挂断电话琪说,她爸妈报了旅游团出去玩,刚才神神秘秘地告诉她“正在XX买东西,又便宜又好”。

琪噗嗤一笑:“不知道哪家旅行社专门找老人推销,团费还不够机票钱,明摆着就是购物团,已经买了一路的土特产、纪念币……”

我很是纳闷:“明知道是购物团,你还让他们去?”琪笑笑说:“他们高兴就好,这么多年节俭惯了,花小钱买点土特产可以,真让他们花大价钱去报旅行团,肯定舍不得,何必难为他们呢?”

琪说,她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一直过得很俭省,退休后,老同事偶尔会招呼着一起出去玩,选的都是便宜的旅行团。因为这,她没少冲老两口发火,天天给他们讲便宜的旅行团怎么坑老年人买东西。有一次,她爸妈又偷偷报了名,她知道后把爸妈数落了一顿,自己去旅行社退了钱,又给父母选了个高品质的团,请了年假陪他们一块去玩。

结果呢,一路上爸妈连张带笑脸的照片都没拍,回到家,妈妈就淡淡地跟她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觉得我和你爸现在都是废物,什么事都做不了?”

琪说,她妈妈一辈子没对她说过重话,那算是唯一的一次。那件事之后,琪反思了很久,她说她突然意识到想要改变父母一辈子的习惯,未必真的是对他们好,反而可能会伤了他们的心。从那之后,琪和老公就达成了默契,只要双方爸妈做的事没有原则性问题,不影响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他们就不反对。

琪的话让我思忖良久——在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见地、能力之后,或多或少,我们都曾经这样自以为是地“改正”过父母,因为觉得是为了他们好,我从来没觉得这样的“改正”有什么不对。可对于父母的习惯,有时需要的未必是改,而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让他们觉得踏实、舒服、自在。

或许某一天,我们也会在害怕失去的恐慌里懂得:比起改正父母,只要他们能陪伴着我们,就是最大的幸福。

其实,我们去适应父母,远比他们适应我们要容易得多,为人子女最该做的,就是停止改变父母。对于父母来说,真正的“为你好”,是“你觉得舒服”,而不是“我觉得你这样会舒服”。

马上就要春节了,这句话请每一个做儿女的记在心上:“父母教你时,你是张白纸;你纠正父母时,父母已成画。”

我要将儿时北方老家的年味带回来,按照曾经妈妈亲手为我们打造的过年气氛来迎接眼前的春节。一心一意、一手一脚精心准备出来的年货才够味儿,这样过年才带劲儿。我想起妈妈常说的话:好好过,我们都要好好的。不仅是面对传统的新年,更是面对每一天:好日子,要珍惜。

带着儿时的热望,好好过年

■ 吴明慧

刚放寒假,我就去北京陪妈妈小住了几天,明显觉得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母女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此外,最开心的事,就是逛菜场。妈妈住在京郊,家门口那条露天马路菜场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开张,比之南方整洁精致的菜市更接地气,无论买不买,我都喜欢去张望张望,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打卡”。尤其过了腊月半,京城的年味儿就在人头攒动的菜场上一天天浓稠起来了。

到底是北方人,回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总能勾起许多儿时的美好回忆;况且又是陪在妈妈身边,我们俩一路闲逛,一路聊着往事,眼下说得最多的是吃:从前的年货种类尽管不如现在丰富,可是家家户户为过年都铆足了劲儿,刚进腊月,就热火朝天地开始备办年货了。

妈妈在北京落脚已十多年了,基本上还保持着在老家时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用为吃不着地道的东北菜而起莼鲈之思。就拿酸菜来说吧,东北有名的酸菜白肉炖粉条,如今住在楼房已不方便腌酸菜了,菜场也能买到。闻到曾经无比熟悉的酸菜味儿,我的眼睛都跟着冒酸水儿。接着,妈妈就跟我讲起了酸菜的腌法:大白菜入大灶的锅开水焯了,凉透,整齐码放入大缸,一颗白菜一层盐,末了用洗净的大石头压顶。酸菜炖粉条、酸菜馅饺子,都是东北人的最爱。这次回北京,我就吃到了齑菜粉儿、酸菜炒粉条。酸菜是妈妈的邻居、东北好友自己腌的,没有大缸铺排不开,直接将白菜切成细丝放在玻璃瓶子里腌成的酸菜。看来,不管走多远,家乡的味道都是最难割舍的真爱啊。

除了提桶卖酸菜的,我们还看见了东北大豆腐干,热气腾腾的豆香袅袅,说不尽的往事悠悠。妈妈说,如今的日子真是好过了,什么都应有尽有,哪像你们小时候。说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好日子,好好过。这是妈妈的口头禅。她还常说一句话,多好的日子啊,好好活着。

我喜欢吃北方面香味十足的开花馒头,还有大黄米面的粘豆包。这次特地带了一些回上海。小时候过年,妈妈提早十多天就开始发面蒸白馒头、枣馒头,蒸好之后,用搪瓷盆装着放在不生火的房间里冷冻。那时的粘豆包无论面还是豆馅,都是自己亲手置办。

看我买好了粘黄米面,妈妈又教我如何熬红豆沙,以及怎样包豆包。我突然又想起炸面果子、熬肉皮冻、煮猪头肉,妈妈都一一给我传授秘笈。

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这天,我坐在回上海的高铁上,心里满满的都是如何回家“大展身手”。这才是过年啊,一心一意、一手一脚精心准备出来的年货才够味儿,这样过年才带劲儿。

没错,顺着妈妈的回忆,我的心早已飞过了菜场,飞回了南方的家:我要将儿时北方老家的年味带回来,按照曾经妈妈亲手为我们打造的过年气氛来迎接眼前的春节。

我再次想起妈妈常说的话:好好过,我们都要好好的。不仅是面对传统的新年,更是面对每一天:好日子,要珍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