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周玉林
□ 肖雄 邬志丽
“老人要是哪里不舒服,她总是跑前跑后,有些亲生的都没她这般孝顺。”“20多年如一日地照顾陶奶奶,真的不容易哩!”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乐旺镇懂木村,苗族妇女张幺妹照顾“婆妈妈”的事迹早已传开。
山里的冬天总是要冷得早一些,因为怕陶桥妹被冷着冻着,张幺妹起得比以往更勤了。
不相干的两家人越走越亲
“Daik,des sod dout。”(苗文译:婆妈妈,手热和了不。)张幺妹试过盆里的水温,拧干了热手帕上的水,轻轻地将手帕敷在陶桥妹的双手上。
在苗家人的眼里,“婆妈妈”是外婆的意思,而懂木村的人都知道,张幺妹是懂木村的外来媳妇,陶桥妹无儿无女,也不是张幺妹的母亲。
张幺妹是望谟县麻山镇牛场村底落寨人,她18岁的时候,嫁给了家住乐旺镇懂木村的杨光文。
由于懂木村谢姓、杨姓人家居多,张姓人家寥寥几家,张幺妹嫁到懂木村后,因为陶桥妹的丈夫姓张,两家人便经常走动起来。
“一到下雨我们就焦心,每次都要和我家男的到老人家里看看有哪里漏水不?”张幺妹回忆说,她家和陶桥妹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但窄窄的泥土小路一到下雨天,差不多要走20分钟,一不留神就有跌倒摔伤的危险。“但想着两个老人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外来媳妇认亲“婆妈妈”
“老人无儿无女,‘婆妈妈’又怕给我们添麻烦,每次都说不用管她,后来,我直接认她做‘干妈’了。”陶桥妹的丈夫去世后,因为担心老人,张幺妹到陶桥妹家看望照顾的次数频繁了起来,但总会被撵,张幺妹索性就认了陶桥妹做“干妈”,随娃娃还叫“婆妈妈”。
1995年,为了方便照顾陶桥妹,张幺妹多次邀请老人与她一起住,却一直未果。最后在老人的同意下,她和丈夫搬到陶桥妹家,和老人一同居住。
“2011年的时候,‘婆妈妈’生病,差不多天天都在医院打吊针,我家大儿子又在修房子,家里一分钱都没有,只能先不修房子了,找人借钱给‘婆妈妈’医病。”说起这件往事时,张幺妹眼眶里泛起了泪花。“最两难的就是那个时候我亲生的妈妈也生病住院了,我不敢走开,怕‘婆妈妈’出事,可又担心自己的妈妈,就赶紧让老公从工地赶回来,去老家看了后告诉我具体情况。”
张幺妹夫妻俩搬过去和陶桥妹老人居住后,就拿出自己攒的私房钱,修了一间宽敞的瓦房,从此就再也不担心老人房屋漏水了。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我和丈夫要抚养三个娃娃,还要赡养公婆,同时,更要照顾好‘婆妈妈’。”张幺妹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婆妈妈’有五保金、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我的三个儿子也都长大了,我们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
“尽孝”引领乡村妇女好风尚
“我姑娘不得一个,儿子也不得一个,幺妹的心好得很,我现在眼睛又不得见,没有她,我怕是早就去了,哪还有机会享受国家现在的好政策。”虽然已过期颐之年,但陶桥妹意识还十分清晰,逢人就说自己有个“好女儿”。
“‘婆妈妈’对我们也很好,我家三儿子小时候,她80多岁了还天天陪着他玩,有好吃的也是先拿给小娃吃。”张幺妹打心眼里感激“婆妈妈”。
张幺妹对陶桥妹的细心照顾,邻居陶俊辰都看在眼里。“这个张幺妹人真的好,像她家这种条件一般,几十年了还这么照顾一个老人到现在,实在不容易!”
杨光文的大哥杨光海是懂木村的村主任,他对杨光文夫妻俩的做法,十分认同并支持。“看到老人这种情况,觉得弟弟和弟媳这样做也是应该的,我们有四兄弟,腾出个把去照顾陶老人,也是我们的心愿。”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现在日子好了,更要让老人吃好、穿好、过好。”张幺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