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吉伟德
近日,北京市人代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的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非遗”将纳入学校教育,本市91所大学、1630所中小学将开展“非遗”教育。同时,“非遗”相关专业将按规定实施学费减免。(1月20日《北京青年报》)
何谓“非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不过,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因传承人减少,或因影响力趋弱等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也异常艰巨。如何把保护与利用有效结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起庞大的社群基数,实现保护措施的可持续性,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事实上,在日前碎片化和市场化的保护策略下,“非遗”保护正陷入愈保护愈消亡的境地。究其原因,大多数“非遗”是群体性拥有的,把着眼点放在社群环境的维护上,才能构建起强大的基础。“非遗”没有社会受众和群体基础,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保护的边际效应也会趋弱,最终面临消亡的风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认同与认知,构建庞大的基层群体就成为保护的关键所在。从这一点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只有让广大孩子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认知、认识,保护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和力量支撑。事实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校园教育体系进入课堂,已有越来越多的共识。2007年,湖北等省份的十余所高校的学者联名向教育部呼吁提议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必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进入学校教育体系。
此次北京通过立法的方式,将“非遗”文化保护纳入校园教育体系,则将社会共识和倡议纳入共同行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社会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