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近年来,大批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开展创业创新。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城市去到农村?当前他们开展创业创新的实际效果如何?对农业农村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广德福就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提问。
问:近些年,很多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开展创业创新,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总体情况。
答:近几年,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一批农民工、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城镇人员、企业主和“海归”人员主动选择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根据各地上报数据和农村固定监测,目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达780万人,其中农民工540万人,其他返乡下乡人员240万人。平均年龄45岁左右,高中和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到40%。这些人员中54%利用信息技术创业创新,89%是多人联合创业,创办的实体82%都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和新产业新业态,广泛涵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域。
总的来看,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基本上是技能型、经验型和知识型人才,他们将“就地”和“进城”两种就业创业方式结合起来,把“靠技能”就业和“靠融合”创业结合起来。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用不可低估,规模还将壮大。
问:有人认为,大批农民工返乡,是因为他们在城里缺少就业机会甚至失业,才回到农村。您如何看待这种判断?
答:大量农民工返乡绝不是因为在城市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才返乡。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农业农村稳定向好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和城里有关人员下乡,充分说明农业农村正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具备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促使更多人作出了“到农村去”的主动选择。在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一批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这是城乡间资源要素合理的、良性的双向流动。将返乡下乡人员视同为失业人员的看法完全是罔顾事实。
问: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增多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实际效果如何?
答: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渠道,鼓励有知识、有资本、有能力的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比于前些年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现在,农村对很多返乡下乡人员来说,同样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因此,在政策推动、科技驱动、市场带动和乡情拉动下,一大批返乡下乡人员到乡村,利用在城市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和市场渠道,开展创业创新。
从实际效果来看,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创业创新,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也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取得了“双赢”“多赢”的效果。返乡下乡人员都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金积累,既了解城市又了解农村,既会搞生产又会跑市场,他们对多元化升级消费需求更了解,视野更开阔。他们的创业创新,发掘了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吸引30亿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吸收2800万农民就业。他们的创业创新,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创办的经济实体带动农户经营收入平均增加67%,采取订单方式带动农户的占到55%,向农户返还或分配利润平均达500多元。实践表明,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新要素,为农村繁荣注入新动能,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为城乡融合发展增添新途径,已经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问:今后,农业农村部门在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方面有什么措施?
答:农业农村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决策部署,打造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落细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在市场准入、融资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用电等方面,帮助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二是培育创业创新主体。开展农村创业创新“百县千乡万名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各方资源支持力度,培育留得住、用得上、干得久的创业创新队伍。三是树立创业创新典型。推介优秀创意项目和创业创新带头人,示范带动更多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四是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加快创建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一批农村创业创新人员培训、实训、见习、实习和孵化基地,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好的平台载体。五是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和创业创新模式,营造激情涌现、活力迸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