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月1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发展 搬出深山沟,幸福生活开始了 现代“货郎”开着小车卖山货 创造市场,实现农产品增收 乡约江西新干县给“最美生物老师”说媒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两年,河北省涞源县一直致力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工程:挪穷窝、建新村、置新业,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迁群众“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上、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搬出深山沟,幸福生活开始了

——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楼房成排的福泽园。

谭焕婷、刘栓有家墙上挂着的新旧家对比照。

安置社区里年龄偏大的妇女也在加工厂做些简单的活计。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丽婷

“真的是天上掉馅饼‘砸’着我们啦!” 搬出深山沟,住进新楼房已经一年多了,谭焕婷总有一种梦幻似的感觉,每每和人说起,这句“经典语”总会脱口而出,而脸上的笑容更是一次次泛起,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和她一样感受着温暖和幸福的,还有楼房前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他们还像山里人一样习惯在冬天的上午,或蹲或坐,晒着太阳。

而在距离这一栋栋新楼不远的地方,产业园区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两年,河北省涞源县一直致力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工程:挪穷窝、建新村、置新业,易地扶贫搬迁。这项工作在河北省打响了“第一炮”。

涞源县位于河北省西部,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北省深度贫困县。2017年年底,贫困村152个,贫困人口34129人,贫困发生率16.7%。经过精准识别,全县易地扶贫整体搬迁村共43个,符合政策的搬迁人口共19652人,其中建档立卡14202人。

寒冬腊月,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安置了15个行政村村民的福泽园和安置了10个行政村的恩泽园进行了深入采访,亲身感受移民们的新生活。

“比城里人住得还舒心”

记者遇上谭焕婷时,她穿着工装正在福泽园社区里打扫卫生。听说记者想去她家看看,她高兴地说:“欢迎欢迎。”

谭焕婷住在福泽园社区2号楼。推门进去,记者和同行的四五个人全都惊呆了:一株茂盛的文竹摆放在进门处,好似一个绿色的拱门,客厅里、阳台上摆放着君子兰、吊兰、蟹爪兰、大叶海棠等。“这都是新买的,我喜欢养花,以前住在山沟里,养的花花草草到了冬天都冻死了,在这里,房间宽敞,又有暖气,我可以尽情地养花了。”谭焕婷说。

记者看到,谭焕婷一家的住房有两个卧室,外加厨房、卫生间、客厅,大约100平方米,新房布置得简洁、清新。“老家的缸、瓮、柜子都扔了,花费1万多元添置了电视柜、茶几和沙发。”谭焕婷说。

客厅的墙上有两张新旧对比的照片。一张是男主人刘栓有在土坯房前的照片,另一张是新楼里的全家福。

“以前的日子可苦了。”刘栓有告诉记者,他们家原住在扯拽沟,距县城20多里地,100多户人家零零落落地分布在山沟里。“交通不方便,出趟门很不容易。特别是没水吃,常常要到五里地外拉水。到冬天就没水了,只能化雪吃饭、洗衣。因为没水,只能靠天吃饭,一年种下的土豆、玉米能维持一家人吃就不错了。因为穷,村里很多男孩子找不到媳妇,这些年要不打工出去,要不就入赘到条件好一些的村庄。”

谭焕婷夫妇生有一儿一女。1995年为了孩子能上学,夫妻俩就开始在县城租房子了。刘栓有说:“我在建筑工地打工,她照看孩子,紧巴巴地过日子。”

记者了解到,搬迁户中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都经历过在外租房的生活。“70后”的陈树兰、胡晓琴也都如此,每年租房要花2000~3000元。“那个时候过年、收秋需要回趟山里的家,可费劲了。因为不通车,我就背着孩子、拖着行李包袱要走几十里山路。”

刘栓有、陈树兰说,三年前他们就听到要搬迁的消息,但大家总在怀疑“是真的吗” ?直到2017年10月村里通知回村抓阄。分房按一人25平方米计算,刘栓有抓了个一套位于三楼的房子。当天,谭焕婷就把这个喜讯告诉在北京打工的儿子。“以后儿子结婚也不用愁房子了。我们比城里人住得还舒心。”

同样住上新房的丁书梅大娘告诉记者,嫁到婆家后在穷山沟里一待50多年,现在托共产党的福,苦日子熬到头了!丁大娘的三个儿子,也全部搬迁住进了福泽园社区,老大家分得75平方米,老二、老三家各分得100平方米。

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期建设19个集中安置区,已全部交付使用,安置了14883人。其中,县城安置区(福泽园社区)搬迁县城北部8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建设了6层住宅楼44栋,有50平方米、75平方米、100平方米三种户型,共1924套,安置5680人;白石山安置区(恩泽园社区)搬迁县城南部3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建设住宅楼29栋1565套房屋,安置4574人。

冬日的阳光照进新房,暖气也烧得热烘烘的,村民们开心地告诉记者,扶贫搬迁户三年不用交暖气费。

“打工不用往外走”

搬进福泽园后,谭焕婷应聘到物业公司当清洁员。“每个清洁员承包10个单元的卫生清扫,一天两趟两次,每个月工资900元。”谭焕婷对她的新工作很满意。

和谭焕婷一样,陈树兰也在社区里当清洁员。上午干完清扫活儿,她来到毗邻福泽园社区的一个箱包加工厂,吃完简单的午餐,就坐在缝纫机旁,开始娴熟地蹬起机子干活儿了。

箱包加工厂正在加工一批书包,几个年岁大的妇女在装包或装拉链。厂房的墙上张贴着一幅醒目的标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老板田小磊告诉记者,“厂子满员了180人,除去七八个男工,全是女工,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20多岁,一个月最多可挣到3000元,最少的1000元。”

箱包厂是2018年6月开业的,陈树兰已经领了好几个月的工资,第一个月拿到1800元。以前,她家就靠丈夫一人打工,现在家里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陈树兰说, 以前在老家别说没钱买东西,就是有钱想吃个西瓜,都无处去买。现在社区外好几个超市,里面有各种菜、水果、食品,想吃什么也有条件了,“幸福的生活开始了。”陈树兰笑着对记者说。

住在恩泽园社区的胡晓琴也有同样的感受。这几日她正在北京绿山谷芽菜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培训,学习文明礼仪、制度规范等等,开始从一个山沟里的农民变身为蓝领工人。

绿山谷芽菜有限责任公司紧邻恩泽园社区,即将开业生产。总经理张桂琴向记者介绍,公司定岗定位150人,其中13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人上岗后最低月收入为1500元。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贫困户在引进企业的用工中须达到30%。

“企业也有帮扶贫困户的社会责任。”张桂琴说,厂子招聘时一些60多岁的老人也来报名,她们身子骨还行还能干活儿,都有积极脱贫的意愿。考虑到这一情况,她计划从2019年开始实施家庭种植芽菜项目。“向贫困户无偿提供种子、器皿、上门技术指导,芽苗菜长成后企业收回来统一出售。这样一年至少能收入四五千元,达到脱贫标准,三年计划帮助2500户。”

记者在绿山谷芽菜公司转了一圈,发现经过培训的女工们见到客人都笑脸相迎,很礼貌地说:“您好!”涞源县政府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一股新的春风把山花吹开了。”

据介绍,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涞源县坚持“两区同建”,即搬迁安置区建设到哪里,产业园区就跟进到哪里,为此,投入5.29亿元在县城安置区和白石山安置区周边建设了产业园区,引进40余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在其余17个安置区周边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光伏电站和特色种养产业,确保搬迁完成一户、产业覆盖一户、增收脱贫一户。

如今,搬迁户当中流转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园区建在家门口,打工不用往外走,老人不空巢、儿童不留守,幸福生活人人有。”

“上学、看病可方便了”

中午时分,丁书梅大娘在家里已经把一个个大土豆削好了,准备给两个上学的孙女做土豆疙瘩。学校离家很近,中午放学后,孩子们都可以回家吃饭。

以前住在山沟里的时候,孩子上学是让家长们很发愁的事。村里的孩子要么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要么到县城附近租房求学,家长进城陪伴。如今,住进安置区后,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记者了解到,县城安置区和白石山安置区周边配置了实验幼儿园、燕赵小学、明德小学等学校,搬迁户的子女都可以就近入学。其中,明德小学、明德幼儿园距离恩泽园社区只有700米,孩子们结伴步行上下学,父母们可以安心就业。据统计,燕赵小学新进搬迁来的学生158名,明德小学43名。县里要求学校按实际需要配足师资,按实际学生拨付经费,学生免除一切学杂费。

除了学校,安置区还配置了优质医疗、文化资源,做到了功能齐全、宜居宜业,充分满足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山里人最怕生病!没病没灾,出去打工还能有份收入,一旦生病如同跌入深渊,生活不好翻身。”刘栓有说,而今,这一切也不再是问题,县里在建档立卡户的医疗保障上也有特殊的政策,比如先看病后付费。

丁书梅大娘在2018年年初住院动手术,总共花费了1万多元,几乎全部报销了,自己只掏了700元。“真得感谢政府,上学、看病可方便了。”

乳腺癌患者李丽(化名),2017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享受精准扶贫的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综合报销比例能达到90%以上。她说:“现在我定期到保定的医院做复查。平时家庭医生会来家里帮助测量血压、血糖和检查心脏等,可方便了。”

曾经因为患病情绪低落的她,现在开朗多了,积极参加“妇女之家”举办的绢花、编织技能培训,晚上经常和社区里的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生活还要继续,必须积极地活着!”她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涞源县深化城乡户籍改革,打破原有户籍制度,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主选择保留农村户籍或转为城镇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保留原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并与当地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根据年龄情况及搬迁群众意愿,明确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标准;建立健全搬迁群众与迁入地群众同等待遇的教育资助政策、医疗保障政策、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扶持政策、贫困救助政策等,全面实现相关保障政策并轨,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确保搬迁群众“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上、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涞源县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